本报特派记者 李 征 文/图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冰墩墩”连续登上多个热搜,一度卖到断货。随着冬奥会拉开大幕,吉祥物“冰墩墩”更是实力圈粉,一跃成为新晋网红。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特许商品零售店得到了不少媒体工作人员、持权转播商、工作人员的青睐。2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零售店,切身感受到了什么是一“墩”难求、一“墩”难抢。
闭环内唯一的冬奥会特许商品零售店设置在主媒体中心二楼,记者看到门前只有数十个新闻媒体人员有序排队。本以为非常幸运,记者往店内一看,发现货架上已是空空荡荡。“毛绒玩具、手办今日已售罄”零售店玻璃门前贴上了提示,之前并未限制购买数量的零售店,也贴上了毛绒类、抱枕、水晶球、钥匙扣、手办均限购1个的购物提醒。“每天我们补货上货架都得好几回,但补货的速度跟不上大伙购买的热情啊。”零售店工作人员笑着说。
“为能买到‘冰墩墩’,零售店营业前两小时就有人在排队了,队伍超过了100米。”一名媒体朋友与记者交流,他的同事当日上午排了3个小时的队伍才进了店。“现在都这个点了,有啥买啥吧。”一名排队者说。40分钟后,记者终于来到了店内,但是除了吉祥物手环和推拉箱外,其他特许商品几乎一扫而空,吉祥物“雪容融”也是难觅“融”颜。
买“冰墩墩”的多了,这可忙坏了在主媒体中心的中国邮政快递人员。“上午9点到下午1点是我们正常的营业时间,但每天因为忙客户打包往往都要加班到凌晨。”一名工作人员这样介绍。而邮寄快递的购物者,也不轻松。云南省一名媒体记者表示,排队打包到结束,她花了3个小时。
不仅仅是主媒体中心,运动员居住的冬奥村,也是一“墩”难求。“奥运村‘冰墩墩’卖没了。”
对于“冰墩墩”“雪容融”销售的火爆现象,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特许经营管理处处长郭磊对媒体表示,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已和各生产企业进行了多轮沟通,目前工厂已有序复工,将会有产品源源不断供应到市场。
郭磊提醒,切勿从“黄牛”手中高价购买特许商品,不要相信价格炒作,不要囤货,要理性消费。北京冬奥会的特许商品,将至少持续销售到今年6月底,可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