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为民 服务江西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省水科院党委书记、院长许新发(左三)带队开展“服务基层水利博士团行动”

  近年来,江西省水利科学院(以下简称“省水科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服务发展,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人才建设、管理改革“四轮”驱动,不断把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水利科技高质量发展胜势,以高质量改革发展成果服务江西水安全保障。

  党建引领

  高质量发展树旗帜

  充分发挥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研究制定《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十四五”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通过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定期调度、绩效考核等方式,强力推动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全面建章立制,制定修订政务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科研管理、科技服务等各类制度130余项,不断夯实管院治院的制度保障;加强支部建设,把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推行党支部研究重要事项,将团队的重大问题、党员关心的实际问题纳入组织生活议程,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着力提升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实现自上而下抓落实的有效贯通。近年来,全院不断强化党建政治引领和保障作用,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强化对科技人才“引育留用”的磁吸力。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推进“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制定实施学科引路人计划,柔性引进专家,建立院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创新实施“青年科技创新英才”选拔、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着力打造水利科技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截至目前,全院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66%,副高及以上职称144人,锻造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23人入选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项目、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

  ——强化对管理改革的引领力。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不断推动管理改革在探索中提升、在创新中发展。院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通过科学整合资源、完善机构职能、全面建章立制,第一时间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实现“1+1>2”的成效;推行以专业所为团队、下设研究室的“大所制”管理改革,专业学科得到全面加强;大力推进智慧办公管理系统开发应用、科研工作室智能化现代化改造,以“智慧水科院”建设推动管理效能不断提升。同时,积极探索以技术支撑水利管理改革,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权水市场改革、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改革等工作上持续深入研究、积极参与试点、总结凝练推广经验,探索南方丰水区水资源管理改革路径,为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高效利用贡献智慧力量。 

  ——强化对新风正气的牵引力。坚持真抓严管、治树并举,构建“一岗双责、党员履责、纪委监督”,涵盖“两类、三层、十二岗”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结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党建工作要点,调度跟进、评议考核,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同时,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治理,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从严从细抓风险防控,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勤廉水科”已内化为全院干部职工的共识,进一步巩固提升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近年来,全院争先创优成效显著,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等称号。

  人民至上

  江河安澜扛责任

  突出思想引领,结合“三级联学”“红色走读”、青年干部党课展演等形式,加强党员、职工经常性教育、管理,引导树牢人民至上的理念;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创建“四强”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党员承诺践诺等为契机,推动党支部充满正能量、富有战斗力,引导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自觉冲在前、作表率;注重以文润心育人,以文化建设、评优评先、“身边好人”选树、主题歌曲MV创作等为载体,强化典型引导,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近年来,全院干部职工始终牢记科技为民初心,把初心使命践行在防洪减灾、防旱抗旱、为民办实事的第一线。

  ——把防洪减灾当天职,努力守护江河安澜。防汛专家紧急驰援防汛一线,调度组、险情及灾情监测技术组、险情探测技术组提供防汛决策,编制《堤防防汛抢险手册》,开展巡堤查险除险科普授课,有力支撑了险情的快速科学处理,减少了因洪致灾损失,提升了基层自救能力。高度重视科技赋能、科技治水,“鄱阳湖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山洪灾害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堤坝防渗体修复加固与应急处置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在防汛抢险实践、山洪灾害防治中发挥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为全省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作出了贡献。

  ——把防旱抗旱当考验,积极做好技术支撑。面对极端天气影响下的严峻复杂旱情,积极开展抗旱主题实践活动,制作江西省旱情一张图供全省抗旱会商决策使用,编制防旱抗旱能力提升实施方案、防旱抗旱工作手册,抗旱专家更是不遗余力深入一线指导,开展旱情调研工作,在有效应对旱灾、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尽力办好为民实事。聚焦“科技为民”“生态文明帮建”“身边人、身边事”三条主线,主动上门、扑下身子,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努力做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创新开展“服务基层水利博士团行动”,堤坝渗漏通道探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生态文明村帮建、水保科技助产助农等技术帮扶释放红利,得到了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科技兴水

  赣鄱大地写春秋

  坚持以科技创新“四个面向”为总遵循,聚焦制约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不断强化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做到业务工作拓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推动形成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创新科研组织形态,聚焦水利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依托三大科研基地、六大科研平台,强化与科研院所、高校协同攻关,加强院内资源、力量统筹,持续放大组合效应;修订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落实科技成果奖励、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多措并举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内驱力;不断加强人文关怀,突出关键节点开展谈心谈话、积极举行团建活动,实行党员带群众、老带新,探索实行党支部委员联系重大项目,让更多的党员、青年人才挑大梁,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幸福水科氛围,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依托主题党日、“党建+”活动等载体,打造党建讲堂、工地讲堂,以党建平台搭建业务沟通的第二阵地,进一步提升党建业务互融互促成效。近年来,持续加大攻关力度,全院水利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跑出了加速度,特别在科技创新、科普实践、支撑服务等方面硕果盈枝。

  ——立足区域特色争当科技创新排头兵。牢牢扭住“科研+转化”主责主业,立足鄱阳湖流域和南方红壤区两大区域特色,在科研立项、成果凝练、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2021年以来,全院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335项,科研项目经费突破1亿元,特别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获各级各类科技奖38项,连续3年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科技论文、发明专利、专著、行业规范标准等取得了突出成绩;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额达1.19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走在全省科研院所前列。

  ——面向社会大众争做科普实践先行者。创新打造水宝江小惜、坔宝、汛宝、旱宝四大原创科普形象,创作动画、展览、读本、主题曲MV等系列科普载体,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科学普及,持续开发科普文创品牌,科普宣传反响热烈,社会效益显著。一批个人和作品获得各级科普奖项,特别是“江小惜”节水科普品牌受邀参展第十届世界水论坛、获得“典赞·2023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作品,已成为水利科普品牌化发展的引领者。

  ——着眼行业发展勇当支撑服务主力军。高效有力支撑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国考”、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省级考核、绿色小水电创建等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聚力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配置与高效利用、水土保持、农村水利、智慧水利、水工程安全、建材与岩土工程、生态水利与河湖健康等方面,打造了优质服务品牌,先后承担的鄱阳湖水利枢纽模型、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模型试验、南昌水利枢纽质量检测、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方案、梅江灌区水土保持方案、水资源论证及防洪评价等一批大型工程技术支撑,得到了行业和社会各方的高度评价。

  启航新征程,奋楫再扬帆。省水科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落实“科研立院、人才强院、服务兴院”的办院理念,聚焦建设“有区域和学科特色国内一流现代化水利科学院”的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书写水利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力量。

  李 婵/文  (图由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萍乡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透视
~~~——一个“空心村”的振兴探索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江西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综合
希望升腾的土地
村民“触网” 山货出村
科技为民 服务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