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夏种,秋收,冬浸,上堡梯田向世界悠扬着四季田园之歌;明溪、古树、怪石、翠竹,阳明山奏出生态文明乐章;脐橙香,蔬菜鲜,茶油亮,酸枣糕甜,刺葡萄酿的酒万民醉。生态佳,产业丰,这是崇义,是赣南红土地上的一颗璀璨绿明珠。
近年来,崇义县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
阳明之城,幸福崇义。扬帆正遇东风来,远征万里纵青骢。如今崇义上下一心,铆足干劲,昂首阔步迈向兴产业、谋发展、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统一思想谋发展
强化认识,提高站位。崇义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明确攻坚方向,统一思想和行动,坚持定期研究、调度脱贫攻坚工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崇义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第一步。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政策保障,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建立健全调度体系,将脱贫攻坚“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纳入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会议的常项议题。同时,不断强化干部作风保障和干部培训,真正让扶贫触角伸向每个角落。
精准扶贫惠民生
“九分山,半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庄园”。崇义县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森林覆盖率为88.3%,是典型的边远山区县。有“十三五”省级贫困村1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12户17070人。唯有让这部分人群脱贫致富,才能有效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崇义县精准发力,夯实脱贫攻坚根基,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脱贫攻坚推进,切实提升民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聚力“教育起跑线”。崇义县让村村建有好学校、人人都能上学堂,个个心中有梦想,全县未出现因贫失学辍学的情况。全面落实教育资助,2016年以来累计资助贫困学生5.5万人次,发放资助金1亿多元。
筑牢“生命保障线”。2016年以来,崇义县由财政出资3900万元,每年为贫困人口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财政资助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
打造“安全保障房”。采取拆旧建新、维修加固、易地搬迁、统建保障等措施保障5266户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如今走村入户,房屋齐整,村道卫生,青山绿水间处处一片好光景。
提供“安全放心水”。采取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及改造升级原有饮水设施、管网延伸、完善小型集中供水项目、引山泉水、打压水井等举措,同时落实“河长制”,坚决保护水源,彻底解决了农户饮水安全问题,赢得广大民心。目前全县124个村通了自来水。
破除瓶颈求实效
为切实把方向变目标、思路变行动、措施变成果,崇义县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将各项惠民政策、项目和工程,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同时积极提升“四项动能”,精准聚焦“高质量可持续”,狠抓“两业”扶贫、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扶贫扶志,确保脱贫稳定可持续。
产业扶贫喜结硕果。崇义县优化产业扶持政策,重点扶持农户发展蔬菜、脐橙、油茶等主导产业,和竹木、刺葡萄、茶叶、南酸枣、养蜂等特色产业,长短结合、传统与特色结合,推动产业到村到户,建档立卡以来全县98.03%的贫困户享受了产业扶持政策。同时,崇义县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推进全县大景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森林生态资源禀赋,依托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堡客家梯田、君子谷野果世界、阳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景区旅游资源,着力打造旅游聚集区,以及一大批乡村旅游点。通过政策奖补,引导和带动周边和沿线贫困户从事农家乐经营、土特产品制售等旅游配套服务,并开发一批旅游公路养护、景区保洁、保安巡防等公益性扶贫岗位,就近聘请贫困户担任服务人员,促进贫困户自主创业和就业,让贫困群众搭上“旅游致富快车”。
就业扶贫稳定增收。崇义县采取公益性岗位安置、扶贫车间吸纳、劳务输出转移、自主创业带动“四个一批”方式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激发贫困劳动力就业积极性,实现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零就业贫困户动态清零。目前全县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2226个(其中2020年新增434个),规范建设扶贫车间44家(其中2020年新增认定7家)、基地(企业)60家,吸纳2800余名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易地扶贫搬迁安居乐业。崇义县严格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四线”政策要求,建设集中安置区14个,搬迁503户2102人,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强化后续扶持,因户施策落实“1+N”帮扶措施,每户搬迁贫困户至少落实了1项产业、就业或社会保障扶持措施,并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扶贫扶志掀起奋进潮。崇义县深入开展“四大感恩行动”“三讲一评”和“脱贫奋进之星”评选表彰等活动,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激发广大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行动自觉。金坑乡廖孝凤脱贫事迹荣登“江西好人榜”和“中国好人榜”。
凝聚合力再出发
脱贫攻坚是“啃硬骨头”,崇义上下坚定信心,下定决心,誓要“攻坚拔寨”,“撸起袖子加油干”。
驻村帮扶实现全覆盖,崇义县124个村均派驻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全县现有驻村干部284人,做到尽锐出战。设立驻村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将驻村帮扶工作重点放到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落实扶贫政策上,干部群众对驻村帮扶认可度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崇义县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先后引导非公企业、商会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帮扶行动,65家企业、商会与58个行政村(含12个省级贫困村)签订了帮扶协议,投入帮扶资金2526万元,帮扶贫困户1710户。
保障扶贫筑牢民生底线。崇义县不断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加强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动态管理比对,实现应保尽保,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农村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资金12223万元、临时救助金297万元。
在精准扶贫之下,脱贫人数越来越多,崇义农村人居环境也发生巨大变化。截至目前,全县10户以上自然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全部行政村已通生活用电和动力电,实现4G信号覆盖和通光纤宽带,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战,扶贫更是一场持续的战斗。崇义县坚定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执行稳得住、能致富的艰巨任务,巩固好“三保障”成果,坚决防止返贫。崇义民众将全力以赴,一往无前踏上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崇 宣)
崇义:“环环紧扣”提升资金绩效
伴随扶贫资金的落实,崇义县横水镇茶滩村建起了100亩蔬菜大棚,不仅丰满了村集体经济口袋,还分出10亩让贫困户认领种植,助力增收减贫。麟潭乡石下村建成了一座长95米、宽5米的大桥,彻底告别了狭窄危险的吊桥,连通了一村两岸,便于村民生产生活……一个个扶贫项目从申报到实现,时刻观照着民众幸福感与获得感的提升,同时印证着崇义县聚焦脱贫攻坚需求,精准提升资金绩效,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建好项目库,心中有数,手里有招。崇义县围绕各年度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等攻坚需求,明确入库标准,优化编报流程,以聚焦精准、群众参与、公开透明、逐步完善为原则规范建设扶贫项目库。
设好资金池,有效匹配项目安排。崇义县贯彻中央及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积极增收节支,建立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扶贫投入。该县每年按当年本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的10%标准加大县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县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3亿元,2020年投入同比增长18.87%。同时,加强财政涉农扶贫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做到“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设立红线,圈定使用范围,严格落实扶贫资金使用规定,对资金使用红线“负面清单”的项目坚决说不。
合理分配,精准安排项目。崇义县综合考虑各乡(镇)贫困状况、政策任务,以及各年度脱贫攻坚绩效考评结果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根据项目“轻重缓急”编制各年度统筹整合资金方案、下达项目计划,确保资金使用科学。严格管理,提升资金绩效。县级主管部门和乡、村三级在项目实施、项目监管、资金拨付、资产管理等方面,做到既分工又合作,有效解决了扶贫资金“挪窝、趴窝”问题。压实业主单位项目推进实施责任,落实合同管理制,定期调度扶贫项目实施进度并实施监管。将扶贫项目建设、资金拨付、带贫益贫等情况纳入各年度的脱贫攻坚绩效考核,确保进度、绩效“双达标”。落实公示公告制、资金报账制、档案管理制,明确反映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全过程。强化扶贫资产管理,完善并落实日常和长效管理及收益分配制度,发挥扶贫资产最大效益。
通过一系列扎实的工作举措,崇义县全面提升了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得到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龙远华 李 珊 吴亚男)
魏开明:不惧风雨向阳花开
11月20日,是魏开明极其开心的一天。一大早,他穿上西装,坐上轮椅,在妻子的帮助下为轮椅接上了电动车头。从崇义县横水镇大密村的家出发,穿行30公里,他终于再次自己独立去县城办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过去二十四年,魏开明很少到县城,但凡去,也要妻子骑三轮车载着。魏开明并非天生残疾,悲剧发生在1996年的一天——他在工地做苦工时被倒塌的土墙砸伤脊柱,经过救治,命保住了,却再也无法行走。那时他才23岁,儿子刚满月,小家的幸福戛然而止。
“当时不知道这个家怎么撑下去。”魏开明回忆道,瘫痪后的一年中他几度想轻生。然而妻子周乐花一直不离不弃,白天外出干活,每两个小时回家帮他翻身、解手,夜晚也是如此。终于,妻子悉心的照顾,矢志不渝的坚守,让魏开明重新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身残志不能残。一年后,身体恢复一些的魏开明燃起斗志,他躺在床上,看书自学电器维修,边看边记边操弄。久而久之,村里人都知道他的新手艺,家电有问题便请他维修。他还捡起祖传的编竹篾手艺——做斗笠。为了挣一元钱,他坐在轮椅上编,趴在床上也编,做好一个斗笠,竹料早已在他手上蹭下大大小小的伤口。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替代品层出不穷,用斗笠的人少了,魏开明琢磨新的挣钱方法。2001年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看央视农业频道,见别人养蝎子时,眼前一亮。于是,他和妻子商定后,用了一家人两个月的收入400元钱,买回100只蝎子养,希望靠特色养殖增收,“只要能给这个家添一块砖,加一块瓦,我都愿意做。”蝎子畏寒,为了给蝎子保温,他便把蝎子笼放在床边,晚上伴着睡觉。用心养着,却终以无销路落幕。
“很多残疾人都获得成功了,我一定也行。”带着信念,魏开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2003年,亲戚来看望魏开明,还为他送来两箱蜜蜂:“养蜂吧,这个适合你。”亲戚的话让魏开明心头一颤。没技术,他就认真跟着师傅学,向专业书籍学。终于花费5年时间学习和实践,他把蜜蜂的生活习性、四季管理、病虫害管理、繁殖管理、蜜源植物等知识弄懂弄通。凭着养蜂,他逐渐有了自己的收入来源。
2015年,魏开明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干部为他专门制定了扶贫方案,并鼓励他发展特色养蜂,发放每箱500元的补贴,帮助他将养蜂事业越做越好。几年下来,魏开明的养蜂规模逐渐增大,蜂箱数量也从最初的两箱扩大到三十多箱。
“我家附近山上蜜源好,每个蜂箱一年大概割蜜20斤。”魏开明迅速计算着,按每斤80元至100元的蜜糖价格,一年养蜂收入达四五万元,此刻,他笑得比蜜甜。
在政府的引导下,魏开明组建了贫困户和残疾人养蜂培训基地,先后为200余名贫困户和残疾人传授养蜂知识,助力他人增收。“现在有学员养蜂比我还多,我打心眼里高兴。上帝为我们关上了一道门,我们自己也要去打开一扇窗。”魏开明笑着说道。
如今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上海上班,魏开明和妻子肩上的担子松脱了些,去年一家人住上了漂亮崭新的小洋房。日子再难,夫妻二人从没放弃对生活的希望,更没有放弃努力,日子过得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陈定志 李 珊)
(本版图片由崇义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