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自长江经济带江苏段的报道之一

南京:坚决守好长江入苏“第一站”

  开篇语:

  11月22日至24日,新华日报与长江经济带11省(市)省级党报及黄河流域部分省级党报代表一道联合启动“大江奔流携手共进 主战场 主动脉 主力军——长江经济带省级党报首次联合考察采访”活动。采访团对南京、南通、张家港、常州四地深入采访,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江苏实践”让媒体同行印象深刻。

  南京是长江入苏“第一站”,长江岸线占全省近1/4。长江大保护,南京责无旁贷。11月22日,“大江奔流携手共进 主战场 主动脉 主力军——长江经济带省级党报首次联合考察采访”正式启动。当天下午,采访团先后前往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以及南京幕燕滨江片区,了解这两处的今昔巨变。

  整治修复 无边江景一时新

  驻足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滨江广场,透过一条芦苇、桂花、水杉串成的“绿丝带”,一江春水静静向东而去,不远处,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宛如一颗“绿宝石”漂浮在水面上。这里是江苏打造八百里最美长江岸线的起始段,清水、绿树、洲岛在此相互映衬、各展风采。

  滨江广场所在地,以前是一片船厂、堆场密布的江滩地,沿线分布着大小企业10家。“20年前,我经常用扁担从江滩上挑工业氨水回家种菜,一路脏乱差,相比现在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72岁的附近居民汤成秀告诉采访团,记忆中的滨江建材厂、陈塘造船厂、二江船舶修造厂等,现在成了绿色生态带,一路美景让她心旷神怡。

  打好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南京江宁区对长江江宁段沿江19.08公里的生态环境系统修复,累计整治“散乱污”企业52家、8.5万平方米,累计绿化造林、环境提升1.84万亩。

  从江宁滨江到燕子矶,采访团乘船沿江而下,一路上,水清岸绿。虽然外面下着小雨,但秀美的景色让采访团的成员们忍不住拿出手机,定格大江巨变。

  壮士断腕 告别“重化围江”

  驱车沿幕燕风光带滨江大道行驶,从燕子矶公园到上元门,一条生态绿廊映入眼帘,青山如黛,满目娟秀,大江风采尽入眼中,“第一玲珑燕子矶”回来了。

  而在近10年前,一提起燕子矶,许多南京人还直摇头,家住附近的居民也不得不“掩鼻而过”。南京市栖霞区委书记黎辉介绍,燕子矶新城片总面积18.81平方公里,作为民族化工业发祥地和老工业集中地,在鼎盛时期,这里曾有各类企业404家,其中小化工、电力、橡胶等企业100多家,年产值约320亿元。化工遍地,烟囱林立,在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成为南京的重污染源。为破解“化工围江”困局,栖霞区通过“关停并转”综合施策,累计投入150多亿元,全面完成404家企业关停、搬迁、拆除,杜绝了工业排放对长江的污染。

  化工整治并非简单一拆了之,必须要对搬迁企业退役场地综合开展“祛毒疗伤”,净土保卫战随之打响。栖霞区投入约8亿元,先后完成了南京化工厂、钟山化工厂、锦湖轮胎厂等43家企业、约3500亩土壤及地下水的场地调查、综合治理。现在,燕子矶地区已被列入江苏省“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获得国家部委充分肯定。

  在山体修复方面,幕府山优质白云石和石灰石矿藏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累计开采各类矿石超10亿吨,主峰从205米下降到186米,形成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的上百个宕口矿坑,使幕府山千疮百孔。为彻底改变幕府山生态恶化的状况,栖霞区关停矿山开采等工业企业单位71家,种植乔木灌木约283万株,累计复绿80万平方米,观音景区、达摩古洞等文化景区得以恢复,再现“滨江明珠”。

  绿色转型 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大刀阔斧地关停、搬迁之后,如何进行产业转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如何实现统一?”不少采访团员提出这一问题。

  “结合近年来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做好污染治理的‘减法’固然艰辛,但只要痛下决心、强化担当,污染存量的化解指日可待。”黎辉坦言,相比较而言,做好“腾笼换凤”的“加法”,尤其考验能力和水平,这也是片区高质量转型的关键所在。

  随着化工企业的全面停产搬迁和生态修复,幕燕片区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引进、培植符合地区功能定位、产业规划的新型业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启从“传统工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华丽转身。目前,总投资约500亿元的华润华发万象天地、招商花园城、宝能滨江商务集聚区等一批商贸综合体、区域总部、品质酒店相继落地;总投资约350亿元的创智科技园、智慧电气城、文化旅游古镇等重大项目正在推进,幕燕片区已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2003年以来,在拆除、整治“散乱污”企业的同时,江宁滨江开发区累计引进项目300多家,初步形成了重型装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江宁更是提出加快打造“千亿级滨江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坚持“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并举,腾出环境容量和宝贵空间,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去年,江宁滨江13个重大项目全部开工,LG一期、中兴通讯已投产,LG二期等一批龙头项目顺利落户,完成1000多亩低效用地开发,滨江在省级开发区综合实力排名中进位22个位次,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取得新进展。江宁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樊向前表示:“生态修复已经成为江宁滨江最耀眼的‘名片’。良好生态推动了区域的招商引资、更进一步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

  樊向前告诉采访团,越是深入实践,越能够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下,江宁正着力构筑“3+3+3+1”高端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新兴产业“航空母舰”。只有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坚决破除旧动能、切换新动能,才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永葆“一江清水向东流”。

  (许海燕  赵 冉  胡春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旅游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区域
   第11版:财经
   第12版:体育
南京:坚决守好长江入苏“第一站”
江西福彩再启“走近千万家”活动
上高泗溪镇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双轮驱动
鱼跃人欢
提升“三农”金融服务
十余家银行齐发预警 暂停零售贵金属新开交易
关于受理社会各界对国家开发银行资产安全监督举报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