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T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会昌县:踏遍青山闯新路

“光伏扶贫”助力贫困户增收。
发展蔬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养牛扶贫基地一角。
脐橙产业成了富民产业。

  刘兆春 本报记者 蔡超然

  冬日里,走进距离会昌县城约45公里的洞头乡洞头畲族村,村庄处处美不胜收,柏油路直通农家门口,游客穿梭其中感受畲乡魅力。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偏远落后的贫困村。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会昌县高质量的脱贫攻坚。

  近年来,会昌县坚持把完善基础设施、补齐发展短板作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脱贫攻坚根基不断夯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2019年4月28日,省政府正式批复会昌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走进山高路陡的富城乡小沙村,人们就会发现,修路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为打通制约产业发展、群众脱贫的“最后一公里”,富城乡争取资金1580万元,在对小沙村7公里的出村主干道进行硬化和将村民入户路全部改造成水泥路的同时,还建设了34个基础设施项目。

  看到村里通了路,贫困人员李春回到家乡种起了350亩油茶,并带领10余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在李春等人的带动下,如今的小沙村拥有油茶、肉牛养殖等多个特色产业,2018年全村40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全部脱贫。

  享受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红利的不仅有李春。2016年以来,会昌县共投入13.6亿元,实现了乡乡通三级公路、村村通四级公路;全县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6706户,实施易地移民搬迁1.7万人,解决了近3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2万余户山区群众告别了长期“低电压”问题。

  交通改善了,环境变好了,群众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今年脐橙产量1万余公斤,卖了近5万元,有了这个产业,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中村乡半溪村脱贫户吴洪生高兴地介绍,他在2015年申请到5万元产业扶贫贷款后,种植了17亩脐橙,2020年家里人均收入达到了2.82万元。

  在会昌,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完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解决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的难题,该县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有力地促进了脐橙、蔬菜等扶贫产业发展。2016年以来,累计向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发放奖补资金1.05亿元,培育了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739人,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贷款6.67亿元,累计惠及贫困户7.49万户次。

  “能够到扶贫车间做事,我们真是挺高兴的。”2020年2月17日,家住西江镇背坑村的贫困户许瑞英夫妻俩成了上班族,到西江扶贫车间务工。许瑞英在家门口上班,不仅可以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人,每个月还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

  为了帮助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会昌县采取了很多措施。2020年共向企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产业基地发放各项补贴322.52万元,稳定贫困劳动力就业754人;开展电商、家政服务等培训81期,培训贫困劳动力2279人次,为2856名贫困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

  推行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后,怎样让贫困户彻底告别穷日子?来到文武坝镇凉舟村最后一户脱贫户邱罗罗家中,记者解开了疑问。

  2020年初,镇村帮扶干部了解到邱罗罗一家是上年村里唯一一户未脱贫的贫困户,通过协调,介绍他的妻子到本村大棚蔬菜基地务工,又帮助他家发展养鱼产业。2020年,邱罗罗家人均收入达到6349元,顺利脱了贫。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会昌县对2020年脱贫户实行挂户包干,逐户研究,制订“一户一策”,集中力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健康扶贫政策,构建“四道医疗保障线”,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精神扶贫扶起精气神,深入推进感恩自立教育、自强培育、自力激励、自尊治理“四项行动”,推行“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激发贫困户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图片由会昌县委宣传部提供

  记者手记

  为实现高质量脱贫,会昌县特别重视解决制约发展、脱贫的瓶颈问题,比如大力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贫困户的精气神和劳动技能,形成了政策给力、干部得力、群众努力的“三赢”局面,变“输血”为“造血”,为贫困人口长期稳定脱贫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现高质量脱贫,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研发现问题,及时完善政策体系,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尤其是制约发展,带有全局性、普遍性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更要全力以赴予以彻底消除。

  致富门路千万条,修通公路第一条。绝大部分贫困村都存在行路难等现象,路不通,电路、网络也难通,脱贫增收就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开通公路、电路、网络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最迫切的民心工程,只有紧紧牵住这个“牛鼻子”,持之以恒改善基础设施,贫困村才能实现高质量脱贫。

  发展扶贫产业,钱从哪里来?会昌县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是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用足用活用好各类金融产品;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资金主要流向脐橙、蔬菜等特色产业,着力扶持致富带头人;三是以奖补方式调动群众增收、致富积极性。这样就让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杠杆作用,促进了产业蓬勃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迈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05版:迈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06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8版:迈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09版:迈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10版:迈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12版:民生
   第T01版:答卷
   第T02版:印记
   第T03版:荣光
   第T04版:数说
   第T05版:创新
   第T06版:奋斗
   第T07版:笑脸
   第T08版:井冈山市
   第T09版:吉安县
   第T10版:瑞金市
   第T11版:万安县
   第T12版:永新县
   第T13版:广信区
   第T14版:横峰县
   第T15版:广昌县
   第T16版:会昌县
   第T17版:寻乌县
   第T18版:安远县
   第T19版:上犹县
   第T20版:石城县
   第T21版:南康区
   第T22版:遂川县
   第T23版:余干县
   第T24版:乐安县
   第T25版:莲花县
   第T26版:于都县
   第T27版:兴国县
   第T28版:宁都县
   第T29版:赣县区
   第T30版:鄱阳县
   第T31版:修水县
   第T32版:都昌县
会昌县:踏遍青山闯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