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以勇创佳绩日新月异的风貌 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吉安市委书记 胡世忠

  吉安是革命老区,这片红土圣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安、井冈山,对我们提出了“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的殷切嘱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为革命老区下一步发展擘画了蓝图,省委、省政府也对吉安发展提出了“四个勇创佳绩”和“以日新月异风貌惊艳世界”的发展要求。我们牢记使命、扛起责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以勇创佳绩、日新月异的风貌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提出“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落点于吉安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省委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的实际行动,是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结构优化、量质齐升,满足老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实现这一目标,“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着力推进“七个勇争先、三个求突破”,即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经济循环、改革开放、区域协同、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七个方面努力争先进位,在文化强市、民生改善、平安建设等三个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开局之年,我们将从理念、标准、方法、作风四个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在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坚持正确理念引领方向。坚持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民生工程就要让群众用得到用得好,办民生实事就要办到群众心坎上。既抓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基础性民生建设,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又着力缩小区域、城乡、群体之间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好产业准入关,不引进、不实施环保可信度不高的项目,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前列。落实安全发展理念,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各领域全过程,守住高质量发展的红线底线。

  坚持一流标准推进发展。传承庐陵文化“追求卓越”精髓和“放眼天下”特质,坚持高标定位,保持战略定力,提升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质量成色。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在新发展格局中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有效融合,致力抢占国内国际优势领域制高点。持续壮大“1461”产业体系,重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国家主力部队”和生物医药大健康、先进制造、绿色食品、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以及绿色大米、有机蔬菜等六大富民产业“地方武装”,狠抓关键性技术突破,既维护“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又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重点推进江西电缆与江西铜业的战略合作,支持木林森、立讯、合力泰等百亿企业提升能级,加快生益电子、米田科技、巴斯巴新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在城乡建设上,落实“四精”要求,突出吉泰走廊脊梁,强化京九高铁主轴带动区域协同,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聚焦“开放前卫、现代新颖、高端一流”目标定位,加快高铁新区建设,展开高铁沿线产业布局,迅速培育壮大高铁经济。

  坚持科学方法优化路径。坚持改观念、改机制、改方法、改模式“四改联动”,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克服思维固化和行为习惯,有效破除制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弊端和障碍。努力向沿海地区学习,重点对接深圳、厦门这两个长期友好合作城市,既开展产业承接招大引强,又尽我所能学习先进理念和创新办法,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注重把握系统观念,强化协同性、时效性,在工作谋划上做到统筹兼顾、通盘考虑,在工作推进上根据轻重缓急协同发力,在工作效果上突出本质、注重实效,力求各项工作务实高效、持续有效。

  坚持作风建设强化保障。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必须练就过硬作风。我们将进一步弘扬井冈山精神,深化党员树榜样、支部强堡垒、党建强活力“一树两强”行动。持续推行“担当实干、马上就办”工作作风,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引领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做到及时拍板决策、及时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题、及时批评指正“四个及时”。坚持在攻坚克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落实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机制,奖优罚劣,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深化“五型”政府建设、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树立政企重信诺、投资重便利、服务重效能“三重”吉安品牌,打造要素集聚、产业发展新高地,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推动抚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省政协副主席、抚州市委书记 肖 毅

  开启新征程,奋楫正当时。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抚州将围绕开好局、起好步,充分发挥生态、文化、人才优势,坚持生态优先、创新引领,大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加快推动抚州“换道超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创新机制,着力拓展“两山”转换路径。绿色生态是抚州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我市致力发挥绿色生态优势,以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契机,大胆探索“两山”转换路径,制定生态资产交易管理办法,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古村落确权抵押、“碳普惠”、“信用+”经营权贷、畜禽智能洁养贷等制度入选国家发改委推广清单,2020年全市生态产品类贷款余额253.48亿元,增长222.66%,抚河两岸蓝天、绿水、青山正释放出巨大经济价值。我们将持续推进生态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拓展“两山”转换路径,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提升生态质量、挖掘生态价值、推广绿色文化,争当全国全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排头兵。建立健全核算量化、评估标准化、生态产品金融化、信用担保、市场交易等为一体的具有抚州特色的“两山”转换体系,着力巩固拓展农地、林地、古村落、水域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试点成果,在排污权、用能权、水权、碳排放权等交易上先行先试。

  创新理念,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我市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吸引了中科曙光云计算中心、卓朗云计算中心、九木集团超算中心、易华录赣抚数据湖“两云一超一湖”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落户,引进了华为、浪潮、栢能、光宝、迈络斯等数字经济研发、制造、应用企业,抚州高新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数据中心类)示范基地,抚州入选全省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成“两中心两基地”(全国区域性算力中心、全国区域性数据中心,全国区域性网络安全研发应用及培训基地、全国重要的数字装备制造基地),我们将依托抚州算力和存储优势,举全市之力发展数字经济。聚焦新基建,做大做强“两云一超一湖”平台,壮大算力基石;聚焦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以服务器制造为龙头,承接沿海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推动铜基、数显、半导体材料、不锈钢等细分产业发展;聚焦算力和数据应用,加快数字小镇、数字社区、数字街区建设,构建以算力为核心的前端研发、中端制造、后端应用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引领抚州产业走向中高端。

  创新思路,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化。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汤显祖戏剧文化为引领,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强市战略,深厚的文化资源真正成为抚州的发展优势。推进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等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打造了大型实景剧《寻梦牡丹亭》,在英国斯特拉福德、俄罗斯彼尔姆分别建成“牡丹亭”,“牡丹亭”成为中华文化标志符号,唱响了“抚州,一个有梦有戏的地方”“我在牡丹亭等你”的文化旅游品牌,提升了抚州形象和知名度、美誉度,吸引了WBA拳王争霸赛、国际美容美发大会、中国算力峰会等一系列活动在抚州举办。抚州文化旅游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仍达到7078.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75亿元。我们将继续打好汤显祖戏剧文化品牌,促进“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注重提升旅游景区管理、线路运营水平,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文化旅游带动会展经济,按照“一个产业、一次展示、一个论坛、一场招商”要求,积极承办国际性、全国性会展活动,把抚州打造成各类产业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发布“大秀场”和“梦工厂”。

  创新模式,致力发展绿色康养产业。抚州生态环境持续提升,2020年市中心城区PM2.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下降18.2%,优良天数比例97%,上升7.6%,国家和省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借助生态环境优势,我市围绕做大做优新兴服务产业,推进智慧医疗与居家养老产业融合,建立覆盖全市1810个村的智慧“百乡千村”健康医养服务体系,打造了南城县麻姑山、宜黄县康养小镇等一批中医健康旅游产业集聚区,资溪县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宜黄县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紧扣省委、省政府赋予抚州“建设大南昌都市圈‘美丽后花园’”这一重任,大力实施“融入都市圈、对接长珠闽”战略,依托抚州生态、文化、教育、优质农产品等资源,积极推进构建中医药产业与养老养生产业融合模式和森林康养新模式,着力培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度假康养基地,为推动抚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添新动能。

  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优异答卷

  ——2020年工作亮点扫描

  本报记者 魏 星 杨 静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统筹疫情防控、抗洪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扛住一季度、奋战二季度、提速三季度、冲刺四季度,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抗洪救灾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亮 点

  1

  全力以赴抗大疫、战大洪,人民安全得到有力保护。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时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用14天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51天将住院确诊病例清零,是全国最早全部清零省份之一;面对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及时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转移安置群众71.5万人,有力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亮 点

  2

  多措并举稳增长、促复苏,经济运行态势回稳向好。坚持抗疫情、促发展两手抓,全省经济从3月起逐月回升、逐季提速,全年GDP增长3.8%,财政总收入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国前列。

  亮 点

  3

  持之以恒强创新、促转型,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三年行动取得新成效,预计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75%;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升至56.68%,是全国唯一连续7年进位省份;13项专利获第21届中国专利奖,创历史新高;L-15高级教练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亮 点

  4

  加大力度促改革、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新赋予国家级开发区和赣江新区34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赋予乡镇(街道)首批98项县级审批服务执法权限;“赣服通”3.0版、“赣政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运,98.7%的企业对当地营商环境给予满意以上评价;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5%,外贸出口增长17%,国际货邮吞吐量增长297%。

  亮 点

  5

  坚持不懈抓统筹、促协调,全域发展效能明显提升。大南昌都市圈专项规划制定实施,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赣东北开放合作、赣西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新建高标准农田302万亩,粮食总产432.8亿斤、增加1.3亿斤;入选“千村万寨展新颜”活动村庄占参加总数的30%,居全国第一。

  亮 点

  6

  千方百计惠民生、保稳定,人民群众福祉持续增进。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剩余9.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5.58万城镇贫困群众脱困退出,35.4万存量对象全部纳入兜底保障;城镇新增就业46.17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8.86万人;51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5%。

  站上新台阶 实现新跨越

  ——“十三五”主要成就和发展启示

  本报记者 魏 星 杨 静

  经过2020年奋力冲刺和五年来不懈努力,省“十三五”规划目标总体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感恩奋进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达2.57万亿元,在全国排位由第18位前移至第15位;财政总收入突破4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均突破4万亿元。

  二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0.2∶49.9∶39.9调整为8.7∶43.2∶48.1;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从全国第21位升至第13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8.2%,提高12.5个百分点;上市公司实现设区市全覆盖。

  三是城乡面貌明显改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20%,高速铁路通车里程翻番,电力装机容量增长122.2%,实现高速铁路“市市通”、高速公路“县县通”、动力电“村村通”、水泥(油)路“组组通”;窄带物联网实现省域全覆盖,5G基站实现设区市主城区全覆盖。

  四是生态质量明显提升。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38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35项改革举措及经验做法列入国家推广清单;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实现设区市全覆盖;PM2.5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4.7%,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6%,长江干流江西段水质断面全部达Ⅱ类标准。

  五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群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番目标;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73岁提高到77.2岁。

  五年来的历程昭示我们,做好江西工作要做到“四个必须”:

  ——必须对标看齐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

  ——必须理清思路保持战略定力,全面贯彻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思路,毫不动摇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不争论、不折腾、不懈怠;

  ——必须担当作为保持实干定力,把讲政治、践忠诚、抓落实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大力倡导“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

  ——必须清廉为政保持廉洁定力,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传承红色基因,秉公用权,一心为民。

  进则赶超跨越 滞则掉队落伍

  ——“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

  本报记者 魏 星 杨 静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则赶超跨越,滞则掉队落伍,我们务必增强机遇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处于大有可为但充满挑战的战略机遇期,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江西擘画了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按照省委《建议》提出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五个一流”、打造“三个高地”、建设“七大产业重要基地”。

  推进江西“十四五”时期发展,必须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等五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要准确研判大局大势,科学谋划方法路径,更加注重力争一流。

  要牢固树立“不争先进、就是落后”“不在上游、就是下游”“不抢先机、就有危机”的理念,把“作示范、勇争先”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争创新时代“第一等的工作”,万众一心、锐意进取,奋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新气象 新作为 新贡献

  ——八大关键词看2021年政府工作重点任务

  本报记者 魏 星 杨 静

  进入新发展阶段,江西要有新气象;贯彻新发展理念,江西要有新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江西要有新贡献。省长易炼红在报告中对2021年政府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涉及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关键词一

  推动创新提速提效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平台支撑,落实支持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10条”,实施国家级创新平台攻坚行动和高端研发机构共建行动;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力争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左右,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新增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10家、瞪羚企业80家、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培育本土高层次人才100名,引进“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100名、高层次创新团队10个,加快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

  关键词二

  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推进“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开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未来产业布局计划,开展领航企业培育行动,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00家以上、“小巨人”企业50家以上;加快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深入开展数字经济发展“八大行动”,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38%左右;着力提升开发区竞争力,建立开发区赋权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深入推进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和开发区“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行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关键词三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提升供需适配性,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强力推进“项目六大会战”,重点实施3067个省大中型项目,年度投资9600亿元左右;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品质提升行动,加快赣州国家物流枢纽和南昌、九江、鹰潭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公转水”“公转铁”、航空货运倍增、城乡高效配送等行动;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打好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收官战,实施“江西风景独好”品牌提升计划,在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中展现更大作为。

  关键词四

  全面深化改革攻坚

  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实施新一轮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行动,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建成“赣服通”4.0版,提升“赣政通”功能,努力建设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计划,新增上市公司10家左右;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诉求有求必应、一诺千金,持续增强发展内生活力。

  关键词五

  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

  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深度对接融入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布局行动计划,全力打造南昌、赣州、九江、上饶四大开放门户,谋划建设赣粤高铁经济带;实施开放平台提能升级行动,加强综合保税区“五大中心”建设,积极申报创建江西自贸区,提升世界VR产业大会等办会参会实效;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外贸高质量发展行动,增创合作共赢发展新优势。

  关键词六

  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优化提升区域发展格局,完善提升“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强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板块支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2021年纳入计划的1277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开工,着力解决新市民特别是青年群体“买不起房、租不起房”问题,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关键词七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方案,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和“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50万亩造林绿化、20万亩森林“四化”、110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任务,全面落实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加快拓展“两山”转化通道,推进国家综合补偿试点省建设,落实东江流域、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

  关键词八

  在更高起点上保障和改善民生

  办好51件民生实事,进一步增强全省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大力度促进就业增收,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促进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稳定增长,逐步迈向共同富裕;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成340所公办养老院改造提升、1.2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强力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实行公共文化和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江西,抓紧化解各种存量风险、防范增量风险,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光明前景鼓人心

  本报首席记者 张武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以及为之挥洒的汗水。

  五年前的这个时节,人们对初露全貌的江西“十三五”规划的认识,还停留在“愿景图”的阶段。时序更替间,苦干实干中,纸上的“愿景图”逐渐落地,演变成大家触手可及的“实景图”。随着“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经济实力增强,产业结构优化,百姓收入提升,城乡环境改善,赣鄱大地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令人赞叹,也激励着人们一往无前再创辉煌。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的江西,带着“十三五”时期积蓄的磅礴动能与势能,奋力朝着更高更远处进发。正在召开的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审查《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部署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远景、新蓝图、新路径。这项工作事关江西长远发展,事关全省百姓福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纲要(草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任务、计划、方案、行动,对省委《建议》进行了实化深化细化。其中提出的实现“五个一流”、打造“三个高地”、建设“七大产业重要基地”等目标,既有江西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前进态势、潜力空间的支撑,又体现了“跳起来摘桃子”的进取姿态,令人期待,催人奋进。

  释放消费潜力、发展数字经济、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优化营商环境、打通“两山”转化通道……一条条鲜明思路,一个个有力举措,紧密契合当前发展态势,必将引导江西步入发展“快车道”。

  当人们期待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掀开神秘面纱,当人们震撼于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寻梦牡丹亭》带来的视听享受,文化消费正在升级。打造文旅融合的优质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业态,已经成为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消费需求的重要渠道。可以预见,“十四五”期间,教育、体育、健康、托育、养老、家政、物业等领域的优质服务将持续提升,将人们的生活装点得更加丰富多彩。

  当数字经济被当成“一号工程”来抓,当十余位省领导分别担任重点产业链的链长,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号角已经吹响。3万余个5G基站,设区市以上主城区、中心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超过8000亿元的增加值规模,为我省数字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由链长牵头研究推动产业链发展工作,实施“一链一策”,有色金属、汽车、纺织服装等14个重点产业的价值链将持续提升、供应链将持续融通。优势产业的强势突破和有力引领,必将成为我省“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亮丽风景线。

  建设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打造全国“一网通办”标杆,当我们提出这样的奋斗目标时,努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的信心与决心展现无遗。说出来的话就要兑现,拟定好的计划就要实施。在省两会会场,“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做到清单之外无禁区”“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加大整治违规涉企收费力度”等话题,引起与会人员的深度讨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必将在“十四五”时期呈现出更加生动的实践。

  充分依托绿色生态这个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将绿色生态转变为“金色”财富,“十四五”期间,大力拓展“两山”转化通道依然是一个重大时代命题和发展考题。省两会会场上,摸清生态家底、塑造农产品品牌、打造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发展生态适宜性产业等建议,强化了大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责任感、紧迫感。我们有理由相信,“十四五”期间的江西,生态安全屏障将更加牢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将更加顺畅。

  光明前景鼓人心,清晰路径催人行。面向美好未来,赶路者的只争朝夕、踏石留印,才是新时代的最美姿态。

  向未来许下承诺,让我们携手进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迈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05版:迈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06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8版:迈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财经
   第12版:综合
奋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