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看视频 |
|
|
2月3日,靖安县仁首镇莲塘村张家组,张和伟通过打零工、学技术、开店铺走上致富路,2020年家庭人均收入超过3.24万元。(本报记者 徐 铮 摄) |
|
|
2月8日,芦溪县纪委监委和上埠镇工作人员来到中埠村,走访看望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他们送上灯笼、春联及年货。(通讯员 邓建萍 摄) |
|
|
莲花县神泉乡神泉村村民张福元曾因腿部残疾致贫。2019至2020年,在村合作社的带动下,张福元养殖了1500只鸡,增收近2万余元,日子越过越好。(本报首席记者 杨继红 摄) |
|
|
1月12日,新干县麦 镇隋岗村村民黄毛女的蔬菜大棚里白菜长势喜人。仅这一项,她家每年就有两三万元的收入。(本报记者 李劼 摄) |
|
|
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冲下村村民罗福寿今年已经78岁了,2016年开始养蜜蜂,第一年就脱了贫,现在每年收入两万多元。(吴福清 摄) |
|
|
2月3日,靖安县仁首镇仁首村仁裕组,马泽玉在菜地里劳作。2020年其家庭人均收入超过1.23万元。(本报记者 徐铮 摄) |
|
|
2月6日,庐山市蓼南乡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波(右)正在家中举行婚礼。现在刘波不仅完成了大学学业,找到了稳定工作,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通讯员 韩俊烜 摄) |
|
|
莲花县六市乡山背村的刘金姣有一项特长——做豆腐乳。一年多来,刘金姣的豆腐乳销售额近3万元,家里的新房也完成了装修,生活越来越幸福。(本报首席记者 杨继红 摄) |
|
|
1月27日,抚州市东乡区虎圩乡陈桥村下邹智慧蔬菜基地,村民在新建的蔬菜大棚里管护盆栽蔬菜。(特约通讯员 何江华 摄) |
|
|
2月4日,正在花房工作的南昌县冈上镇合山村村民万美凤,笑得多么开心。2015年万美凤被列为贫困户,当地政府通过安排公益性岗位、就近务工等帮扶方式,万美凤于2017年成功脱贫。(本报记者 洪子波 摄) |
|
|
2月5日,南昌市青云谱区前万村1768名村民喜获134.2万股金分红。(本报记者 海波 摄) |
|
|
春节临近,1月31日,在丰城市同田乡同田村振兴产业基地,工作人员在进行冬季捕鱼作业,供应节日市场。(通讯员 占佩璐 摄) |
|
|
2月5日,在修水县西港镇素鲜豆制品加工厂就业的梁春元、查琼义等4名村民,开心地展示刚刚制作好的油豆腐。现在他们每人每月保底工资有3000元。(本报记者 梁振堂 摄) |
|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你笑起来真好看,像灿烂的阳光。
笑,是最美的表情,是心底里开出的花,是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表达。春节前夕,本报记者和各地通讯员奔赴全省各地乡村田野、农户家中,走近那些平凡、朴实的人,那些努力生活、奋力拼搏的人,用镜头捕捉他们灿烂、幸福的笑脸,用瞬间定格他们自信、阳光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