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刘 明

  近年来,靖安县罗湾乡依托本地青山绿水,发展扶贫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践行“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的发展模式,实现“村村有产业”,确保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520户1455人脱贫后持续增收。

  规模化发展笋竹林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

  在罗湾乡桥下村新建组,成片的竹子随风摇曳,竹林间一群群土鸡悠闲觅食。桥下村党支部书记黄唐辉告诉笔者,2020年,桥下村利用本村约900亩笋竹林,引导11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发展林下经济,养殖高山土鸡2000余只,仅第一年,入股的贫困户就分红2000余元。

  近年来,罗湾乡通过“党建+合作社”形式,引导各村建立专业农业合作社,吸引贫困户加入其中,从事笋竹林养护、毛竹砍伐等工作,直接增加贫困户务工收入。同时,大力引进利达、佰亿等木竹加工企业和立青林业等笋制品加工企业,形成了吃笋、用竹、赏竹的产业链,每年转化当地木竹资源5万吨以上,全乡从事笋竹林产业的贫困户达到100余人。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生态旅游越来越旺

  冠沣科技有限公司是罗湾乡2018年招商引进的企业,主要生产电脑、手机连接线等产品。为方便贫困户务农、接送小孩上学等,冠沣科技灵活操作,实行弹性上班制度,同时,改良生产线,允许贫困户将一些原材料零件带回家中组装,公司定期回收成品。

  近日,笔者来到哨前村民宿接待中心,几名服务员正在打扫客房卫生。接待中心负责人熊楚华说:“这个民宿接待中心是2020年建成的,现在全村共有接待床位50个,去年夏季的时候,客房天天爆满。”

  几年前,哨前村还是“十三五”省定贫困村,村级基础设施陈旧,村民收入水平低。短短五年时间,通过哨云农业合作社带动,吸引贫困户入股合作,建成了150亩绿色水稻、150亩湘莲和130亩水蜜桃采摘园,围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丰富游览体验,不仅整村脱贫退出,2020年还成功获评省级4A级旅游乡村。目前,罗湾乡有电子零件组装、首饰盒包装、木竹加工等企业10余家,帮助2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民生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我省新增8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吉水加快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新动力
赣江新区率先打造“数字中医药健共体”
踏春赏景 享受春天
华为(江西)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中心上线
崇仁引导农民发“牛”财
不负春光嘉游赣
图片新闻
景市大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多措并举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玉山加快轴承产业集群发展
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