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嘉
近日,笔者在采访中认识了南昌一家贸易企业负责人老黄,在传统外贸领域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他小有名气。去年,在公司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背景下,老黄没有盲目转行,而是在进行深度思考和调研后,决定投身跨境电商。
虽然同样是外贸行业,但跨境电商与传统贸易大不相同,年纪不小的老黄不仅要重当“小学生”,还要做好“短期看不到效果,长期也不一定成功”的准备。对此,老黄一言以蔽之:“干事创业有一个成长和培育的过程,哪有那么多立竿见影的事情?”
笔者认为老黄的经历具有一定的启示性。经济有“冷暖”,有“凉热”,任何地方和市场主体都无法避免经济周期性起伏。在面临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之时,当有“慢变量”思维,多一份专注,多一点耐心,摒弃一夜之间“脱胎换骨”“改头换面”的观念,方才有能力在危机中育先机,有底气于变局中开新局。
经济生活中有“快变量”和“慢变量”之分。那些浅层次的表象是“快变量”,而那些深层次的内因则是“慢变量”。不论什么行业和规模的企业,其发展“快变量”有很多,可以是营销能力、资金投入能力,也可以是市场预测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但其发展“慢变量”一定是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水平。
地方经济发展亦如此。有些地方在不具备现实条件的情况下,只看眼前,只重速度,急躁冒进地上项目,罔顾规律地铺摊子,虽然部分区域经济指标在短期内实现飘红的概率较大,但这样“快变量”之下的发展就像“空中楼阁”,底部不扎实,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垮掉。与之相反,有些地方把“慢变量”放在首位,拒绝“大水漫灌”或“撒胡椒面”式投资,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激活内生动力,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增长效益的重点来抓,顺利驶上发展快车道。
发展当有“慢变量”思维,就是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格局,用全面、长远的眼光把握整体、抓住要害,切勿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善于变压力为动力,化劣势为优势,把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不求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从现在着手,向未来出发,坚持自己“造血”,进入良性循环。
发展当有“慢变量”思维,其实还要有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魄力。机遇从来都是与挑战相伴而生,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时,都要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直面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以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引导产业要素集聚,构筑核心竞争力,占领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当然,要有“慢变量”思维绝不意味着滋生消极情绪和懈怠思想。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若我们能保持定力,用久久为功的韧性和驰而不息的精神抢抓发展新机遇,就一定能赢得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