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碧玉
每个清晨,在遂川县五斗江乡苍翠的群山间,总有一个身影,徒步进入大山深处,夕阳西下才带着满身汗水回家。
他,就是蓝先华,遂川县五斗江乡庄坑口村的畲族汉子。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生态护林员,再到林工队队长,蓝先华带领贫困林农,在大山中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小康路。
近日,中央宣传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20名“最美生态护林员”先进事迹,蓝先华成功入选。让我们走近他,感受这位“最美生态护林员”的初心和梦想。
森林活地图 走遍山与水
“在这山里,我就是一张活地图。”看着满眼的绿水青山,蓝先华骄傲地说。
谁能想到,十多年前,绿水青山却“困”住了他——靠种几亩薄田,做些搬砖、挑货的零活养活一家人。家里两个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时常感冒、发烧、住院,几乎要将家庭拖垮,从家到县城要一个半小时,蓝先华夫妇没办法外出务工,更不敢去想那高达十几万元的手术费。
2014年,蓝先华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国家大病救助政策,两个孩子也在南昌通过手术治疗恢复了健康。2016年,我省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选聘生态护林员。喜爱大山的蓝先华通过层层选拔,如愿当上了生态护林员,负责管护村里4300亩森林。
从那以后,蓝先华每天的工作,就是扛起背包,拿上长柴刀,蹚溪越涧,兢兢业业地在群山之间步行7小时以上,走上30余里山路,提防侵占山林、滥砍滥伐、私自采砂采石、盗猎野生动物、损毁古树名木的行为。铺满落叶的山路崎岖难行,巡查线路上的最高峰严岭嶂海拔达到1488米,但蓝先华巡山的脚步从未间断,不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一台带GPS的工作手机,记录着他的移动轨迹。据统计,他的年巡护时间超过300天,远远超过了护林员年巡护240天的工作要求。
“蓝先华巡山认真负责,还善于观察。一次,他巡山发现了10余亩珍稀植物。”遂川县林业局局长肖瑞培说,经植物专家确认,这是遂川县发现的第一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篦子三尖杉分布群落,这对研究野外珍稀植物分布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被列入了《江西省珍稀植物图谱》。
拉起林工队 脱贫路更宽
5年间,蓝先华管护的4300亩山林从没发生过偷盗和破坏珍稀野生动植物案件。也正是他守护的这片青翠山峦,帮他摆脱了贫困,走向了新生活。
护林员的收入,每年固定1万元。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蓝先华慢慢摸索到一些创收途径。深知贫困户艰难的蓝先华,拉上一些贫困户,组建了一支10人的林工队。2017年,通过和龙泉林场五斗江分场联系,林工队接下了林场造林抚育工作。上工时,大伙儿分散到各个山头,每天工作逾10个小时。下工回来,蓝先华在夜色中完成当天的巡山任务。
造防火线、炼山、挖坑、下肥、种苗、回填……每道工序都要靠一锄一铲完成。因为蓝先华的林工队干活实在,造林抚育质量高,不光国有林场愿意派活给他,附近的个体林场老板也喜欢找他。
2020年,林工队总工资30余万元,队员日工资平均147.8元,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干得多的一年能赚3万多元。而蓝先华为林工队操碎了心,工资却拿得最少。“大家信任我,才愿意跟着我干。钱不多,如果我还抽成就对不起这份信任。”他说。
护住绿水青山 换来金山银山
勤劳的人,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蓝先华夫妇俩起早摸黑巡山护林、务工,全家年收入很快突破了7万元,家中装上了空调,年前还购买了小汽车,摘掉了贫困帽。
生活好起来,蓝先华又有了新想法。他打算以后在林子里种些药材,发展林下经济,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在遂川,像蓝先华这样的生态护林员有1106名,还有200名天保林、公益林护林员,以及210名国有林护林员。他们尽心护佑着386万亩山林,让该县的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78.5%,稳步增长至现在的79.07%。2020年,全县林下经济总面积16.36万亩,产值逾6亿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