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勇 魏 星
5月,春夏交更之季,春的萌发拥抱夏的茁壮。
我们清晰记得,两年前的这个美好季节,2019年5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亲临江西视察指导,为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江西人民感慨于历史性成就,充满着对新征程的美好憧憬,愈加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的深情大爱与特殊关怀。从“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重要要求,到“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洞察江西发展的特征、前景,精辟阐释了关乎江西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为江西未来擘画了美好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成为新时代做好江西各项工作的总方针总纲领总遵循。
春风化雨,催生万物葱茏,4500多万江西人民感恩奋进,砥砺前行,正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努力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革命老区始终念兹在兹。
201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是时,江西正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苏荣案后刮骨疗伤双重考验。急难之际、关键之时,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对江西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方向性、战略性、针对性、指导性的重要指示要求。
2016年春回大地之时,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视察指导,给4500多万江西人民送上新春祝福,对江西工作进行了全面指导,令全省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倍增信心,为江西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坚定了必胜信心、鼓足了干劲。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视察江西,正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庆之年,正值全党即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时刻,正在江西人民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同步全面小康的关键节点,充分彰显了党的领袖对革命老区的深情大爱和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坚定决心。
三次悉心指导、温暖关怀,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的赤子之情,对赣鄱儿女的无限牵挂,对江西发展的特殊关爱。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蓝图擘画,成为新时代江西奋进的指路明灯,激励着全省人民不断开拓进取、奋楫争先。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省委、省政府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的关怀作为最大动力,层层传达、广泛宣传,把总书记对江西、江西人民的深情大爱传播到赣鄱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鼓舞激励每一个人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作为指导江西改革发展的总方针和总遵循,作为江西必须长期坚持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有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在江西落地落实。
省委采取省委常委会会议、全省领导干部大会和省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等形式,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学习贯彻,先后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出台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 努力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的决定》,切实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上,脚踏实地把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层层深入,狠抓落实。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意见》。明确提出,面向“十四五”和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江西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书写新的历史荣光,最关键的还是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把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贯穿到“十四五”改革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思想的激荡,带来的是思路的清晰。江西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其融入改革发展的血液,转化为具体思路、工作措施和制度机制,江西发展找到了一条契合中央精神、符合江西实际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康庄大道,这是江西革命老区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幸福大道。
(二)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感恩奋进,4500多万赣鄱儿女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深入实施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思路,坚持把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为首要战略,努力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没有什么比危机更能检验治理能力。极不平凡的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江西两次启动I级响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洪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实现了“十三五”的圆满收官。
关键时刻应对果决、处置得当,得益于平日狠修“内功”,有着硬核力量“托底”。这是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真抓实干、拼搏奋斗所取得的可贵成果。
迈过关山重重,风卷红旗过大关,江西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开启了新境界。“十三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排位由第18位前移至第15位,实现了“5年进3位”的跨越。同时,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更加提升,积蓄的动能和势能更加澎湃。
——国家战略平台越来越集聚。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赣江新区、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等一批重大战略平台先后落地;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我省交汇,为加快江西发展提供了充沛的战略势能。
——创新发展动能越来越充沛。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在赣州正式挂牌,首批科研团队正式入驻。中科院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落地生根,中医药科创城开花结果。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升至56.68%,在全国位次从第22位升至第16位,是全国唯一连续7年进位省份。13项专利获第21届中国专利奖,创历史新高。
——重点领域改革成果越来越丰硕。绿色金融、国有林场、余江宅基地等江西改革特色品牌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推行延时、错时、预约政务服务,形成了“赣服通”“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等特色品牌。省本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比例达95.3%。
——“四面逢源”的江西越来越开放。2020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由94.7亿美元增加到146亿美元,增长54%;利用省外项目资金由5232.2亿元增加到8751.6亿元,增长67.2%;境外企业资产总额由44.8亿美元增加到111.1亿美元,增长110.1%。如今,已经有超过1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赣落户发展,比“十二五”末的64家增长一倍多。
——特色优势产业越来越壮大。深入实施“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跃居中部地区第1位,航空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全省千亿产业达11个、千亿开发区达4家。三次产业结构由10.2∶49.9∶39.9调整为8.7∶43.2∶48.1;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从全国第21位升至第13位;
——生态秀美的特色越来越彰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38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35项改革举措和经验成果被列入国家推广清单;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实现设区市全覆盖;PM2.5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4.7%,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6%,长江干流江西段水质断面全部达Ⅱ类标准。
——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234公里,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898公里,列全国第7位,实现了高速铁路“市市通”、高速公路“县县通”、动力电“村村通”、水泥(油)路“组组通”;窄带物联网实现省域全覆盖,5G基站实现设区市主城区全覆盖。
…………
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575亿元,同比增长18.4%,两年平均增长6.7%;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7元,同比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8.2%,实现了“十四五”首季开门红。
老区不老,发展势头正好。在奋斗前行中书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精彩答卷,这是江西对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厚望的响亮回答。
(三)
巍巍井冈山,滔滔赣江水,见证了江西发展的蓬勃朝气,铭记着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回望峥嵘岁月,一代代革命先烈先辈慷慨赴义、向死而生,用赤诚与生命铸就了跨越时空的革命精神,树立了光照千古的历史丰碑,孕育了融入民族血脉和灵魂的红色基因。在革命战争年代,江西有名有姓的烈士近26万,占全国的六分之一。长征路上,每一公里就有3名江西籍将士倒下。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跨越时空,永远闪耀着时代光芒。
从井冈山到于都河畔,从八角楼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园……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这片书写了中国革命光荣与梦想、浸染着无数革命先烈热血的红土圣地,始终饱含着深情大爱。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循着总书记视察江西的足迹,今年清明前夕,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暨专题读书班把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的“课堂”放在井冈山。刘奇、易炼红等省四套班子领导集体上井冈山,深情回顾井冈山的峥嵘岁月,再次感悟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感悟党的初心与使命。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2019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之初,刘奇、易炼红率省四套班子领导前往瑞金、于都瞻仰革命旧址,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接受思想政治洗礼。
时空不同,使命相通。江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充分利用好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让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努力把江西打造成为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的地方。
传承红色基因。江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以遍布全省的2900多处革命旧居旧址和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课堂,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开展专题宣讲,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学好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披坚执锐、勇立新功。
狠抓作风建设。持续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立定期梳理集中破解制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突出困难问题长效机制,集中解决了一大批制约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强化正风肃纪。深化标本兼治,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全面彻底肃清苏荣案恶劣影响,严肃查处一批腐败分子,持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以革命先烈先辈为镜,续写红土圣地新荣光。江西从严管党治党,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快形成。全省干部群众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得格外坚实。如今的赣鄱大地,处处洋溢着干事创业的激情热潮,全省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只争朝夕务实干”的氛围日益浓厚。
(四)
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赣南小村落。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同烈士后代孙观发等乡亲围坐话脱贫。
今年“五一”前夕,记者再访潭头村,这里人头攒动,村口的停车场停满了旅游大巴。孙观发正忙着整理客房的床铺,准备迎接游客的入住。他家在“五一”期间的民宿床铺,早早就被游客订满了。如今的孙观发,不仅是潭头村旅游公司的股东,还是讲解员,每天讲解不下20场。
“现在特别想告诉总书记,我的目标实现了。”孙观发乐开了花。
再把镜头转到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2016年农历小年,与祖祖辈辈“窝”在山坳里的村民们一样,彭夏英怎么也没有想到,习近平总书记会亲临神山村,与全村老少共迎新春佳节,并来到了她家。春风“暖”透了神山村,也暖透了彭夏英的心。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彭夏英和丈夫将住了大半辈子的住房腾出来,开办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2017年她不仅自己主动申请脱贫,还积极带动符合条件的村民共同脱贫。
历史的坐标也在他们身上交汇标注:
——2020年4月26日,随着于都等7个贫困县退出,革命老区江西25个贫困县实现“清零”,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现了整体脱贫。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彭夏英在会上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省委、省政府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厚爱,全力以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全省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0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88.61万城镇贫困群众实现解困发展,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群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同时,进一步巩固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着力打造彰显产业兴旺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自然生态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努力建设老区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新愿望,在更高起点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载体,努力解决好群众就业、上学、就医、养老、环境整治,包括吃、住、行等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老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幸福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2020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跑赢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番目标;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73岁提高到77.2岁;全省棚户区改造开工20.42万套,居全国第一;社保卡覆盖全省99%人口并在七大领域初步实现一卡通用;连续16年获全国综治考评优秀省, 全省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分别达98.87%、98.31%,再创历史新高……
“十四五”新征程已经开启,更伟大的胜利就在前方。我们要感恩奋进、不负厚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以实际行动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厚爱,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