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强省会”战略,全面支持省会南昌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英雄城南昌以此为契机,自我加压、强化担当,积极抢抓新一轮历史性机遇,全力打造“创新之城、实力之城、山水之城、文化之城、英雄之城”,并重点布局包括“九望新城”在内的“五大新城”开发建设。
新规划,新五年。省会南昌重点布局的“五大新城”,必将成为今后五年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抓手,成为新一轮城市拓展的强大载体。另外,这“五大新城”因分布于南昌各个片区,正在有力推动着南昌加快进入“二环”开发时代,同时自身也成为“二环”周边炙手可热的投资板块。而位于南昌“二环”旁的“九望新城”,因与九龙湖新城形成“双九”联动开发效应,助推着南昌城西门户正在强势崛起,由此更加受到市场关注。
“城西门户,科创之都”。规划面积为15.13平方公里、可容纳20万人口的九望新城,以生态为引领,以“科创+”为发展模式,引入六大时尚产业体系为支撑,以“全球商品贸易港”为强大吸引力,集合21世纪未来之城科幻魅力元素,打造南昌城西“会客厅”,无缝对接大南昌都市圈,直接辐射“丰樟高”百万人口,主动承载来昌创业就业的新南昌人,建成“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安居乐业之地。
“强省会”战略落地 南昌进入“二环”时代
推进“强省会”战略落地,是现阶段的务实举措。环顾周边省份,无不以区域合并、集中聚集资源等措施,支持省会城市做大做强,以此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此,我省在今年实施的“十四五”规划,明确“强省会”战略及相关举措。有了省里“强省会”战略,再加之省会南昌的担当实干,一批重大工程正在加快启动,尤其一批基础性的城建项目正在加速落地。
今年2月份,南昌市公示了“南昌绕城高速公路西二环(厚田至乐化段)工程建设项目”。该绕城高速公路工程位于南昌市西侧,起始为沪昆高速厚田枢纽,经新建区、安义县、湾里管理局,与昌栗、昌铜高速公路交叉,终于昌九高速昌北枢纽,与南昌东外环高速顺接;工程路线全长约86.594km,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33.5m,总投资153.5亿元;预计2023年12月底竣工,建设期3年。目前,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南昌“西二环”的启动,为城市西进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又在大南昌原有“二环”的基础上,构建了大“二环”发展空间格局。南昌城市形成“环型”发展,经历了一定的历程。自新世纪初启动跨江开发建设起,通过“十年红谷滩、五年九龙湖”建设速度,逐渐形成“一江两岸、双城拥江”城市格局;而随着城市交通“十纵十横”的布局建设及环城快速路的建成,南昌开始呈现“一江两岸环型发展”空间布局。
江西师范大学城建学院原党委书记陶满德教授就此谈道,定位城市的“一环”“二环”区域,要着眼有利于城市框架的有效拉大、有助于城市持续开发空间的保障,像现在启动的“西二环”建设,就有助于南昌重点开发“五大新城”的布局。当然,“五大新城”的开发建设,又将引领南昌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二环”开发时代。
“五大新城”呼之欲出 九望新城一马当先
南昌市重点布局的“五大新城”为:空港新城、高铁新城、陆港新城、九望新城、现代职教新城。“五大新城”的布局,是落实“强省会”战略的有力举措,也是快速拉大城市框架、做大城市规模的有效模式,更是做大南昌经济整体实力的要重抓手。分布于南昌市正在构建的大“二环”周边不同区域的“五大新城”,各自形成鲜明的开发特色,也各自承担着特有的承载功能,同时又为省会南昌凝聚成强大的区域整体核心竞争力。
位于南昌城西门户的“九望新城”,作为城市西进的主要承载地,承载着大南昌城市西进及城西门户崛起的功能。在南昌市整体规划布局下,新建区于去年就启动了九望新城的开发,加快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并成功引进世界500强绿地集团,投资额达120亿元的“全球商品贸易港”产城项目在该区域落地。
今年4月,南昌市领导前往九望新城调研考察,并莅临南昌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调研指导,详细了解项目规划及建设进度。调研人员实地走访了九望新城展示馆,深入了解新城的整体规划,并要求各相关单位要加快推进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全力配合支持“全球商品贸易港”产城项目高标准开发。另外,新建区委、区政府就加快推进九望新城建设也多次作出具体部署。
“五大新城”的重点布局,引来各级媒体的聚焦关注,九望新城更是被媒体集中报道。今年3月,由江西日报社与新建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南昌九望新城高峰对话活动”成功举办,并引发了城市专家、经济专家、高校专家等业界的深入探讨与关注。在宣传上,九望新城赢得了“先声夺人”的先机。
引进六大时尚产业
打造活力“科创之都”
九望新城以“满足人们对生活美好需要”的高度,放眼未来生态智慧科创城市发展方向,面向全球招标优秀规划设计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城市设计总院中标,该设计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市住建委科技委专家赵国华博士,担任南昌九望新城总规划师。
“城西门户,科创之都”。一方面,作为城西门户“会客厅”,九望新城坚持“生态优先”,发挥区域原有河湖及大片湿地的生态环境优势,规划了南北走向的绿廊,并在绿廊周边规划建设市民文化公园、休闲公园,打造城市中心巨大的有氧“绿肺”。生态景观与城市景观及地标建筑景观,将形成完美的城市“会客厅”。
另一方面,九望新城将围绕未来科创智慧活力新城的开发目标,突出“科创智慧+”,规划布局“总部经济、科创平台、国际贸易、数字经济、文化创意、健康养生”六大产业支撑体系,引进活力四射的产城项目,以产兴城、产城联动,打造人们创业就业的福地。
目前,九望新城已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即将面向市场,科创中心城正在建设中,北京居然之家、保利未来小镇等一批产城项目签约进驻。坐落在九望新城核心区域的绿地贸易港项目,正在打造集“全球商品贸易港、全龄优质教育、绿地铂瑞酒店、缤纷商业、商务坐标、创意办公、潮流商业街、都会理想人居、百变公馆”九位一体的国际大城;其依托绿地集团的全球资源整合与运作经验,围绕“新零售”“新形势”“新未来”主题,构建立足南昌、面向中部地区的全产业聚合高地。该新城不仅是一个产城项目,还是一个高品质超大城市综合体。
“双九”融合联动开发
造城速度必将加快
九望新城中的“九”,是指该片区将无缝对接红谷滩九龙湖片区。“九望”寓意“久久兴旺”,代表着市民对“九望新城”美好发展愿景的展望与期盼。实际上,与九龙湖相邻的九望新城,其空间规划就是完善南昌市“一江两岸”总体发展格局,承接西岸横向空间发展趋势。为此,九望新城与九龙湖新城“双九”融合联动开发,在规划上就实现了无缝对接。
首先,在规划上设有抚州大街、上饶大街、宜春大街等5条横向交通主干道,让九望新城与九龙湖新城实现交通互联互通。据最新消息,横穿“双九”两城的抚州大街、上饶大街西延工程,已全面启动并加速建设中。建成后的抚州大街,将与已开建的九龙大桥、东莲路共同组成城市交通“十纵十横”中的横向主干道,由西向东依次贯穿九望新城、九龙湖、象湖滨江、莲塘等多个组团。届时,九望新城到九龙湖的车距约6分钟,到赣江东岸老城区车距约10分钟。
其次,“双九”两城之间的产城项目也形成联动互融。九龙湖新城成功实现运营的国博城“会展经济”,带来强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而九望新城的全球商品贸易港,则汇聚全球多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无疑将提升整个城西片区板块的影响力。另外,九龙湖正在打造“VR科创城”,而九望新城则倡导“科创+”产业,形成了呼应与对接,有利于整个城西片区形成“科创之都”品牌效应。
“半年有起色,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双九”融合开发,必将助推九望新城的建设速度加快。
城西门户强势崛起
辐射“丰樟高”百万人口
九望新城与九龙湖新城的开发初衷基本一致,一方面着眼全省的整体发展,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推动大南昌都市圈加快构建,打造区域核心增长极,促进省会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立足南昌城市“一江两岸”的整体格局,策应城市加快西进步伐,推动南昌城西门户强势崛起,提升省会城市辐射力与聚合力。
近日,大南昌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含城镇体系规划)启动招标,涉及4.69万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包括南昌市、九江市全域,抚州市的临川区、东乡区,宜春市的丰城市、高安市、靖安县、奉新县,上饶市的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这标志着,省里出台的《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2019-2025)》获得实质性推动,“强省会”又一次得到有效落实,省会南昌的聚合力将进一步提升。
谁来承载未来不断涌入省会南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显然,南昌市重点布局的“五大新城”,将成为“筑巢引凤”的区域。而作为“五大新城”的九望新城,正在打造城西会客厅,而随着城西门户的强势崛起,受区位相邻影响,首先将有力辐射西面的“丰樟高”等县市百万人口,成为外来人员进入省会创业就业、安居乐业的首选新城。
九望新城的热度,已得到市场检验。在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展厅,几拨来自“丰樟高”县市的置业者直言,南昌城西门户的发展崛起,对“丰樟高”片区的人员很有吸引力,选择来到九望新城发展,前景可期。另一对来自南昌市区的年轻夫妻则表示,选择九望新城投资置业,主要是看好这里“双九”联动开发的发展潜力和优越的生态环境。
曾广南/文 (本版图片由绿地江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