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为脉,凭水为脊,一城山水,满城皆画。
绿色,是抚州最亮丽的底色;生态,是抚州最宝贵的财富。
绿色发展,号角劲吹。行走在春天的赣抚大地,处处能够感受一派生机勃勃的场景:抚河逶迤,碧水如流,蓝天掩映下绿树成荫的河岸线令人心旷神怡;环境优美,生产高效,现代化工业园区内,一个个“高轻新智绿”的新项目正释放强劲动能;远山含黛,近岭染绿,人们在美如画卷的城市与乡村间诗意栖居……
抚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厚植生态优势,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力促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坚定不移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抚州篇章。
从治山理水到显山露水
多元发力筑牢绿色屏障
人间四月芳菲尽。走进资溪县大觉溪田园综合体,映入眼帘的是浓得化不开的绿,随处可见的竹海簇拥,一泓碧水流淌而下,构成一幅精美的山水画。“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美景之下,这片竹林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在大觉溪田园综合体沿线,可以看见一幢普通的建筑,上面有一行大字:资溪县两山银行。这所成立于2020年8月的“两山银行”其实并不是实体银行,而是由生态资源收储中心、绿色金融服务中心和生态通运营中心组成,通过资源收储、资本赋能和市场化运作,构建“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转化机制,激活沉睡的生态资源,做大生态产业,提升生态品质,为普通百姓增加了生态财富。
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发展,运用绿色发展思维激活沉睡资源的还有金溪县。2019年以来,当地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机制,先行先试在全国推出首个“古村落金融贷”,将古建筑经营权向银行抵押贷款,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资溪、金溪的创新做法,是抚州用生态文明力促发展,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生动实践。该市多措并举,多元发力筑牢绿色屏障。
——坚持“共抓大保护”,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实施抚河流域分段禁渔。加快推进抚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凤岗河全流域生态治理等重大水利生态工程,建设抚河流域生态走廊,提升抚河流域生态治理能力。2020年,市中心城区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2%,优良天数比例为97%、同比上升7.6%,国家、省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标率为100%。
——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好主体功能区战略,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开展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提升行动,加快建设生态环境质量立体监测网络,推动环境监管网格化、全覆盖。
——充分挖掘生态价值,深入推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立健全集核算量化、评估标准化、生态产品金融化、信用担保、市场交易等为一体的具有抚州特色的“两山”转换体系。大力创新绿色金融,巩固拓展农地、林地、古村落、水域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试点成果,进一步打通生态资源变资产资本资金的通道。
矢志不渝的信念,正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提质增效强动能 绿色产业风生水起
在南城同善堂智慧中药房,工作人员根据所接收的医生处方信息,依托“智慧+药事”服务平台,将数字技术与中医药种植、炮制、产品加工、产品配方等传统工艺结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流程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操作。南城“智慧中药房”项目是抚州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发展绿色产业的创新亮点之一。
抚州生态资源富足,绿色产业基础良好。如何进一步把优良的自然禀赋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动能?为此,该市充分发挥生态、文化、人才优势,坚持生态优先、创新引领,大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加快推动抚州“换道超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创新机制,着力拓展“两山”转换路径。该市以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契机,大胆探索“两山”转换路径,制定生态资产交易管理办法,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古村落确权抵押、“碳普惠”“信用+”经营权贷、畜禽智能洁养贷等制度入选国家发改委推广清单。2020年,全市生态产品类贷款余额达253.48亿元,同比增长222.66%,抚河两岸蓝天、绿水、青山正释放出巨大经济价值。
创新理念,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该市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吸引了中科曙光云计算中心、卓朗云计算中心、易华录赣抚数据湖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落户,引进了华为、栢能、光宝、迈络斯等数字经济研发、制造、应用企业,抚州高新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数据中心类)示范基地,入选全省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依托算力和存储优势,举全市之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以算力为核心的前端研发、中端制造、后端应用数字经济全产业链条,聚焦数据基础设施、高端装备制造、算力和数字应用等领域,引领抚州产业走向中高端。2020年,抚州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85亿元,占GDP比重达24.5%,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2.9%。
创新思路,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化。该市坚持以汤显祖戏剧文化为引领,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强市战略。推进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等文旅融合项目,打造了大型实景剧《寻梦牡丹亭》,在英国斯特拉福德、俄罗斯彼尔姆分别建成“牡丹亭”,牡丹亭成为中华文化标志符号,唱响了“抚州,一个有梦有戏的地方”“我在牡丹亭等你”的文化旅游品牌,提升了抚州形象和知名度、美誉度,吸引了WBA拳王争霸赛、国际美容美发大会、中国算力峰会等一系列会议会展在抚州举办。文化旅游从无到有、快速发展, 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达7078.5万人次、旅游收入675亿元,深厚的文化资源真正成为了抚州达的发展优势。
创新模式,致力发展绿色康养产业。借助生态环境优势,该市围绕做大做优新兴服务产业,推进智慧医疗与居家养老产业融合,建立覆盖全市1810个村的智慧“百乡千村”健康医养服务体系,打造了南城县麻姑山、宜黄县康养小镇等一批中医健康旅游产业集聚区,资溪县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宜黄县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依托抚州生态、文化、教育、优质农产品等资源,积极推进构建中医药产业与养老养生产业融合模式和森林康养新模式,着力培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度假康养基地,为推动抚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添新动能。
抚州,已然找准绿色发展的跑道,正以一种奋起飞跃的昂扬态势前行。
呵护美丽家园 绿色生活无处不在
3月14日,抚州万达广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兑绿植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绿宝会员将平时通过绿色生活累积的碳币进行兑换,共种植了1125棵树苗。
“(绿宝)碳普惠制”是抚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项创新举措。2017年8月,该市开始探索鼓励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的碳普惠政策,推动绿色发展与公众生活深度结合。市民们在“绿宝”碳普惠公共服务平台上注册后,每一次低碳生活行为数据都会获得“碳币”奖励,积累到一定数量的碳币可以享受兑换电影票、在联盟商家获折扣减免等优惠。截至2021年2月底,全市绿宝会员累计达37.4万名,累积碳币2800余万,累计减排4859吨。
相比城市里的低碳生活方式,从2019年开始,金溪县正在乡镇开展一项“锦绣金溪、美丽花园”的创建工作,其定位为既有保护乡愁乡土的文化功能,又有发展特色产业的经济功能;既有满足诗意栖居的生活功能,又有满足吃住行游娱购的旅游功能。当地把拆临拆违与发展产业、提升村庄环境有机融合,先后完成1219个村小组的拆临拆违,采取“村旁找、路边拓、村内整”的办法,整合农村闲置土地2.6万余亩。其中,2.2万亩用于种植樱花、香樟、迷迭香、吴茱萸等各类经济作物,预计丰产期年收益可达1.5亿元,实现了“四季花不断、常年果飘香”,既扮靓了乡村环境,促进了农旅融合,又带动了农户就近增收致富。
“绿宝碳普惠制”的实施、锦绣金溪美丽花园的创建,均是绿色生活遍及抚州城乡的缩影。该市大力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深化绿色示范创建,打造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生态杯”绿色创建品牌。全面推广“绿宝”碳普惠机制,推动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金融快速融合,激励市民自觉参与节能减碳行动。深入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行动,加快推行绿色包装、绿色配送、绿色回收,加强包装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
环境整治提升了城乡的颜值和气质,美丽资源带来了美丽经济,助推了乡村振兴,生态修复倒逼生产和生活方式向绿色化转变……用绿色谱写新篇章,一幅充满诗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秀美画卷正在赣抚大地徐徐展开。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完善城镇、农村网格化管理,深化“法律明白人”“孝满才乡”“红白理事会”“道德红黑榜”“和事佬”等品牌建设,推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e平台,健全物业服务、涉校涉教、婚姻家庭、环境污染、行政纠纷等调解平台,构建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综合体系……随着一个个社会治理平台载体越来越丰富,抚州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愈发显现。
夯实社会治理的民生基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坚持教育优先,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巩固提升,进一步补好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短板,建立完善的抚州教育体系,擦亮抚州教育品牌。全面推进健康抚州建设,建立常态化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完善中心城区医疗网络,着力提升智慧“百乡千村”健康医养工程水平,深入推进医养结合、两院融合,构建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水平,扎实做好全国“党建+社会救助”试点工作。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认真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稳岗位保就业。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百千万线上线下招聘专项行动”等招聘活动,通过“点对点、一站式”招工、发放困难企业稳岗补助等形式,202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9.2%,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较省控制目标低1.5个百分点。保供给稳价格。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分别达625.2万亩、52.2亿斤,实现“双增长”。生猪出栏 216万头,生猪存栏188.8万头、母猪存栏20.1万头,产能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蔬菜种植面积达116.61万亩,新增设施蔬菜种植面积4.69万亩,实现了“增加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的目标。优质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黎川县新增胭脂柚面积超过1万亩。兜底线保民生。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持续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三年毛入园率达91.17%,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8.16%,公办在园幼儿数占比达50.75%。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建、改扩建学校142所,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38%,大班额基本消除。职业教育强基提质,高等教育扩容提升。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医养结合、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三大试点扎实推进,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率达51.72%,城市社区、农村行政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分别达71.32%、44.54%。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年未发生一起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连续89个月杜绝重大及以上事故。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开新局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聚力,狠抓关键,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上奋力前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从战略上保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坚强定力,聚焦强攻工业,决战决胜三年倍增行动,聚焦县域经济,切实加快赶超进位步伐,聚焦“两山”转化,促进经济全面绿色转型,聚焦乡村振兴,全力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扬优成势,协调推进,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上蹄疾步稳。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引才留才用才的力度,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赣抚大地正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温 凡 徐玉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