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江南枝繁叶茂、硕果初成的季节。
走进九江市柴桑区一个个美丽的新农村示范点,犹如走进了一个个世外桃源,鸟鸣翠绿,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如画般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一幅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华灯初上,中华贤母园里的璀璨灯光迷人眼,沙河两岸水光灯影相依融。尤其是“一河两岸”改造工程效果初现,平坦通畅的道路、古朴雅致的亭台、宽阔的人行廊桥、明亮的彩色灯饰……古韵风味与现代气息在这里融汇交织,让柴桑区的“母亲河”散发出全新的活力与魅力。
乡村振兴体现在人居环境的蜕变上,城市发展浓缩在大街小巷的改造中,一组组数据,一项项工作,展示的是变化,定格的是精彩,这些正是柴桑区五年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道道剪影。
五年来,柴桑区坚持把改革作为发展动力,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化危为机谋发展,稳中求进,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城乡面貌实现大变样,生态环境实现大改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荣誉见证实力。这五年,柴桑区成绩亮眼,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九江市第一名)。先后获评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实地督导、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工作通过国家检查验收。中华贤母文化博物馆获批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优秀儿童之家、国家二级博物馆。柴桑区还代表江西省非国定贫困县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同时,柴桑区先后被评为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利用外资先进单位、开放型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农村清洁工程先进县、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县和江西省双拥模范县、人防工作优秀单位;连续五年获评全省春季森林防火平安县、全省征兵先进单位;先后四年获评鄱阳湖区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工作先进县;连续三年获评全省信访“三无”县;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获评2019年全省“优秀”等次。顺利承办江西省“最美家庭”揭晓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排名由全省第47位跃至第25位。顺利通过血吸虫病防治传播阻断标准省级验收。获评2020年度全省“五型”政府建设先进单位。
另外,该区还荣获九江市2019年度高质量发展考评综合先进、开放型经济考核第一名、外资招商三强奖;2019年度开放型经济、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河长制湖长制等工作考核均列全市第一,全市中心城区“三城”同创综合评比排名第一。2020年度,荣获全市“五型”政府建设第一名、财政工作第一名、开放型经济考核第二名、固定资产投资第二名、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特色先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现场推进会、全市一村一辅警现场会、全市殡葬改革暨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现场会、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先后在柴桑区召开。
创新引领 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总投资20亿元!近日,柴桑庐山服务区生态研学旅游项目正式签约柴桑区。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200亩,计划建设以“创新服务区、立式传承、生态科农、康体运动、时尚爱情、康养度假”为主题的畅行文旅度假生态综合体,实现山上、山下旅游产业错位发展。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柴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五型”政府,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采取“降成本优环境”措施,累计减税降费3.5亿元。成功承办九江市推进乡(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现场会,打造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2个、村级便民服务站121个。扎实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最多跑一次”“一次不跑”改革,“赣服通”3.0版、“赣政通”平台上线运行,128项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和政务新媒体清理整顿取得实效,这一系列措施旨在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
有了好的环境还要有好的项目发展,柴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干部深知,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核心和基石,是扩投资、促发展的“牛鼻子”,只有牵住“牛鼻子”,才能撬动经济发展新动能。
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主战场”。该区围绕首位产业、主攻产业,大力招引好项目、大项目,通过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行动,将147个重大项目纳入调度。五年来,累计引进2000万元以上项目72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8个、“5020”项目8个。该区创新招商方式,疫情防控期间,实行“屏对屏”线上签约,积极参与云招商推介会、深圳电子产业对接会等活动。加快“腾笼换鸟”步伐,共收购“僵尸企业”9家,“嫁接”园区项目22个,盘活土地2180亩、厂房60万平方米。
软件硬件两手抓,“两园”发展齐头并进。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积极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沙城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工地上施工热火朝天,赤湖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正在加紧实施,长坪路完成改造提升,锦绣一路、沿河南路(园区段)及通江西大道等道路完成“白改黑”,赤子大道建成通车。
创新引领是“先手棋”,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该区坚持不懈强化创新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以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据统计,该区建成5G基站103个,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增加值24亿元。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累计投资近80亿元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蓬勃发展。三次产业比由12.9:57.2:29.9调整为9.7:44.5:45.8。
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全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生产总值由“十二五”期末的97.2亿元增至2020年底的185亿元,年均增长8.4%;人均GDP由32521元增至63140元,年均增长14.2%;财政总收入由17.1亿元增至25.53亿元,年均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4.3亿元增至44.8亿元,年均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4%。
绿色发展 城市乡村高质量融合
夏天,柴桑区城门街道金兰村童家自然村微风拂面、绿树葱茏,虾鲜鱼跃,恰似“梦里水乡”。远观,天空明净,湖水清澈,黄墙蓝顶的民房倒映在水中,美丽如画;近看,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在农家乐里,游客们享用着地道的农家美食,赞不绝口。在农产品售卖点,乡亲们自家产的土鸡蛋、麻壳花生、野生藜蒿等土特产品,吸引了许多游客争相购买、品尝……
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产业单一、游人罕至的脏乱差的小村庄,如今已成长为远近闻名的游客“打卡地”。在柴桑区,每个乡村都有美丽注解,都有诗和远方。该区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四年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厕所革命”三年行动。据统计,该区已建成新农村示范点1141个、打造亮点村庄90个,建成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设施80个,改厕15363户、新建乡村公厕60座。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该区持续推进“互联网+农业”的应用,大力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建设,积极推动“消费扶贫”和农产品“五进”。目前,江州司马和浔优品两家电商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达1200万元。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毛桥村“花溪谷”景区已全面开园,吸引游客35万人次。江新洲、涌泉等地,举办油菜花节、桃花节等,吸引游客30万人次。目前,该区已建成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2个、市级农业产业示范园10个。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关键是“融合”。该区老城区过去是典型的“村中建城、城中有村”。为改善老城区环境,该区扎实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启动实施了一批强功能提品质的项目,“一河两岸”改造提升基本完工,城区主干道绿化提升、亮化改造等工程全面完成。投入9亿元,新建城市道路26.2公里,完成主次干道“白改黑”39公里,房屋外立面改造31.6万平方米,弱电下地43公里,新建和改造地下管网65公里,新建商品房项目39个。泉塘、渊明等8个社区获评全省“绿色社区·美丽家园”。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30个、背街小巷63条,建成智能安防小区70个。打造甘泉、海涛等精品小区12个,新建改建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3个。
在改造老城的同时,新区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当中。高铁新区按照“两年拉开框架、五年基本成形、十年全面建成”目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征地4600余亩、拆迁房屋47万平方米,实施基础设施、公建项目28个,“一横四纵”路网基本形成。
除了在城市硬件上下功夫,柴桑区结合“双创工作”,积极探索城市精治、法治、共治模式,着力转变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能,并致力于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城市“软件”水平。
“我们现在的环境是越来越美了,活动场所越来越多了,不像以前大家都聚在沙河老桥边玩耍,现在处处是景!”市民徐海云说起近年来城市建设时,竖起了大拇指。
共享成果 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6月9日上午,柴桑区2021年度保障房实物配租公开摇号仪式举行,中签的熊先生高兴地说:“我摇到阳光家园四期的电梯房了,新家离工作单位很近,以后工作、生活更方便了。”
熊先生去年11月中签了九江市中心城区一套公租房,由于生活不便,他就参加柴桑区公租房摇号予以调换。据悉,公租房调换于5月初开始申请,目前已有28户家庭提出申请并中签了住房,预计6月底可全部实现调换,让工作、生活在柴桑区的住房困难户圆“安居梦”。
一枝一叶总关情。柴桑区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发展惠及人民,全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保障水平不断提升。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国家普查,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扎实推进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3617户9756人全部脱贫,8个贫困村脱贫退出,如期完成脱贫目标。投入民生资金143.9亿元,一批事关群众福祉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民参保计划扎实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医保基金支出3.5亿元,受益群众110万人次。居民轻度高血压和糖尿病门诊保障等政策全面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扩面提量,降价控费效果明显。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全面提标。建档立卡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照料护理工作有效落实。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发放到位。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成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0个、安置退役士兵101名。
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教育事业更加均衡,招聘教师620名,新建学校6所,完成校建项目132个,新增学位1.5万个。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无证园专项治理扎实开展,城区幼儿园建设有序推进,民办转公办6所,新增公办学前学位3870个。卫健事业协调推进,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设通过省级考核,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养老事业加快发展,福利院综合护理楼开工建设,建成农村颐养之家48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5家,改造提升农村敬老院4所。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柴桑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持续压实属地、部门、单位、社区、个人五个方面责任,认真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已连续351天无新增病例。投入防疫资金6782万元,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投入使用,累计检测4.4万余人。去年7月,面对长江流域有记录以来历史上第二高洪水位,柴桑区全区上下勠力同心,艰苦奋战,抗洪堤上党旗红,实现了“未垮一坝,未倒一堤,未死一人”目标,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6月的一个清晨,江洲镇九号村村民童和贵像往常一样,骑着三轮车,乘船渡江,把自家种的蔬菜运到九江城区的菜市场售卖。“原先渡轮班次很少,渡口秩序有点乱,每次都需要耗费一个多小时才能上船。现在班次增多了,路也变宽了,几乎不用等候就能上船,非常方便。”童和贵说道,菜农在江新洲渡口乘船往返可以免票,每名菜农一年下来节省交通费用几千元。
这是柴桑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洲镇把打造江景融合的“美丽渡”、群众出行的“便捷渡”,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具体举措,不断完善江新洲渡口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让这项民生工程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民心工程”。
该区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与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广大党员干部工作主动性大大增强,纷纷投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
解决一批交通基础设施痛点问题。对江新洲渡口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投资150余万元,实现最大单边车流量2000余辆,彻底改变渡口交通拥堵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城区甘泉路十二支巷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的问题,制定维修方案,于4月20日彻底解决了40户居民出行难题。
对一批困难群众进行帮扶。举办为期8天的残疾人职业和实用技术业务培训班,对115名残疾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与港口街镇当地爱心企业联合开展“为青少年办实事、送温暖”活动,把30多份“微心愿”礼物分发到学生手中。
维修一批“三农”基础设施。筹集资金240万元,新修新合镇3座堰坝;为做好防汛工作,加快博阳河岷山乡河段防洪工程建设进度。
落地一批重点工程。筹措资金1500余万元,通过实施土方开挖、干砌块石、抛石固脚等方式,对江洲镇550米崩岸易发堤段进行整体加固;筹集资金900多万元实施新塘乡蚂蚁河项目治理,拓宽河道、清除淤泥、加固堤坝。
不忘初心共筑梦,风劲扬帆正远航。一项项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一个个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柴桑区上下一心,强化责任担当,实干创新,确保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文图由柴桑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