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铅山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担当实干,借势成事谋发展,扎实抓好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奋力开启新时代铅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
以项目建设为龙头发展县域经济
铅山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锁定项目、推进项目、保障项目,以项目的加快建设和要素保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今年计划实施的119个重点项目中,纳入省大中型项目有31个、纳入省重点推进项目有5个;申报了中央预算内项目的有21个、总投资51.78亿元,已获批项目6个、获批资金3.4亿元;新增获批债券额度4.79亿元。
聚力产业转型。以有色金属产业升级改造、化工园区板块价值再造为主线,依托大项目、大平台驱动传统产业大转型,重点是通过金汇、金瑞、东沿药业等一批“5020”项目的带动,抓好重点企业技改,淘汰“散乱污”企业,打造全省有色金属产业升级改造的标杆。同时,全面落实上饶市委、市政府“西拓”的战略部署,主动对接上饶经开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努力把信江产业新城打造成全省产城融合示范区。今年,全县共外出招商43次,成功引进项目17个,总投资48.16亿元。
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两红一菜一药” 特色产业,力争今年实现高品质红茶种植规模达到10万亩,红芽芋20万亩,有机蔬菜和中药材分别达到2万亩。同时,抓好农业园区建设,推动36家入园企业达产达效,启动冷链仓储等配套建设,着力打造上饶市最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努力创建国家级农业园区。作为全省首个“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和万里茶道第一镇,该县坚持旅游全域发展,有效释放核心旅游资源,争创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去年以来,“来葛仙山过几天神仙日子”引爆葛仙山景区旅游,游客量已突破196.4万人次。该县乘势而上,全力打造投资15亿元的葛仙村二期和投资37.8亿元的武夷山康养项目,推动葛仙村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启动河口明清古街项目,进一步提升铅山旅游的品质和影响力。
以美丽铅山为目标推进城乡建设
铅山县按照“做优城西、做精城中、做旺城东、做强城北”思路,优化城市布局,加快实施县文体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城南公交总站、两河改造工程、马鞍山公园二期等51个城建项目,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大力推进城区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两整治”“拆墙增绿”行动,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顺应沪昆高速北移的要求,启动城市大外环和费宏大桥建设,推动城东城北互通互联,拉伸城市框架,形成“两河三岸”的品字型城市发展格局。围绕“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产业美、治理美”目标,全面推进14个美丽集镇建设。加快实施永平、葛仙山、武夷山等7个建制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今年6月,铅山县获2020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
呵护绿水青山。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积极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进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扎实推进各级环保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有效发挥“环保警察”的“利剑”作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工业废气、废弃矿山、耕地污染等问题治理。1至5月,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8%,细颗粒物PM2.5均值19.7,同比下降31.8%。主要河流监测断面达标率、饮用水源达标率保持100%。
发展绿色产业。用好“绿色金融”政策,引进社会资本,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在南部山区布局万亩中草药种植,已平整土地7000余亩,种植4000余亩;打造万亩高产油茶种植基地,新造高产油茶1700亩、改造低产油茶林7500亩。积极创建省级“两山”基地、省级绿色低碳示范县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以实事惠民为举措改善人民生活
今年以来,铅山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揪心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落实民生实事。该县各级党组织进村入户排查梳理群众反映的烦心事,先后收集了2021年人民群众最盼望解决的10件实事、铅山县“十四五”时期重点实施的10件大事、对接信江产业新城开发等问题及建议1000余条。该县划出了“急难愁盼”民生项目大攻坚、生态环境质量大提升等八大工作重点,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认领入学难、就医难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该县建立民生问题协调解决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对群众意见建议、重点民生项目等进行统一汇总、研判、落实,形成《民生诉求落实清单》《重点民生项目清单》等,对清单问题实行“一月一交办、一月一协调”,县委督察办“全程督办、一督到底”,对群众合理诉求办理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实施问责。铅山五中和10所公办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复兴、文坊等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新改建8个乡镇卫生院;建成183个村(社区)基层文化中心。今年将实施的各类民生项目达70个,总投资113.46亿元;已解决各类民生问题227个,为民办实事646件。
优化营商环境。该县深化“五型”政府建设,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出“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模式,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今年1至5月,全县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1.95万件,县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6.6万件,办理“只跑一次”事项4.6万件,“一次不跑”事项 2.8万件。该县开通了5212345服务热线平台,为群众提供管道疏通、水电维修、生活百事等10个大类100余项服务,及时解决群众日常诉求和求助。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铅山县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
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该县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创新方法、学用结合,用党史学习教育来“武装”党员干部。依托新四军整编旧址、陈仁洪将军故居等红色资源,打造了“5个红色名村”“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省级党史学习教育参观点石塘镇红色教育基地,现已接待各类参观团体280余个,3.5万余人次。县委宣讲团成员、村级专职党建文化宣传员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开展宣讲500余场次,受众3万余人。依托全县22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围绕“永远跟党走”“唱支山歌给党听”主题举办红色观影、“铅山党史”、红歌抖音大“晒”等系列活动。道路“白改黑”、老旧小区改造、“两河”改造等便民实事的解决,让群众普遍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实效。
“党建+”活动深度融合。该县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动基层党建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基层党建。“党建+精准扶贫”,去年实现1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退出,5704户16819名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349户471名城镇贫困人口脱困退出,实现“输血”扶贫到“造血”致富转变。“党建+村级集体经济”,使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提高,全面消除“空壳村”,形成了武夷山镇茶叶、紫溪乡蓝莓、太源畲族乡蟠桃等一批特色种植项目。“党建+重点项目”“党建+好商量”“党建+幸福小区”,让党旗飘扬在实事惠民的最基层,聚集合力保障重点项目、政法教育队伍整顿、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同步。
新征程上的每一步新跨越,都是对人民最有力的关怀,也将得到人民最有力的支持。启航“十四五”,迈步新征程。铅山县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凝心聚力,正朝着“融入上饶主城区 建设美丽新铅山”的目标接续奋斗、奋勇拼搏。
徐叶茂/文 丁铭华 朱文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