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生

——江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破产重整的启示
沉寂多年后,江缆公司的生产车间又忙碌了起来。 通讯员 李 军摄
通过破产重整,有着50多年历史的江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呈现一片勃勃生机。通讯员 李 军摄
(精彩内容,请扫二维码)

  本报记者 杨建智

  “成功了!试产成功了!”

  5月7日,江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500kV超高压生产车间内一片欢腾,随着第一根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线芯的成功试制,在停产近8年后,这个让江缆人爱恨交集的超高压生产车间从沉睡中苏醒,“点燃”了在场的所有江缆人。

  2013年,因为上马500kV超高压生产车间,有着44年历史、在江西100余家电线电缆企业中稳坐头把交椅的江缆,一时间债台高筑、资不抵债,几经挣扎,于2017年走到了破产倒闭的边缘。

  是任其自生自灭、一“破”了之?还是排除万难、盘活重生?吉安市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在1300多天的艰难突围中,60多名留守工人与地方政府一起,不抛弃、不放弃,千方百计保障企业生产,平稳化解192名债权人债务,面向全国招大引强,最终与世界500强企业江铜集团“喜结良缘”。

  “超高压生产车间的试产成功,是江铜进驻后,全面恢复江缆生产的一个标志性胜利,我相信,江缆一定能重回全省电线电缆企业龙头地位,并创造新的辉煌。”站在欢腾的人群中,曾带着留守工人苦苦支撑的该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建军,偷偷抹去滚出眼眶的热泪,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抉择:一家龙头企业陷入困局、命悬一线,是一“破”了之,还是起而救之?

  作为一名资深员工,杨建军见证过江缆的高光时刻,也经历了江缆的漫漫长夜。

  1969年,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在吉安市创办江西电缆厂。随后的几十年里,尽得央企优势的江缆,一路顺风顺水、风光无限,其主打产品“三色”牌电缆成为江西省著名商标。

  2003年,为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江缆通过改制成为一家民营企业——江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老牌央企的人才、技术和市场底蕴,加上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江缆很快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8年入选全国电线电缆行业20强、全国机械制造企业500强,员工超过500人。2009年,江缆产值达到10亿元,在全省100多家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中排名第一。“那时的江缆,停在公司门前等候装货的卡车排成长队,每一个员工都以自己是江缆人感到骄傲。”杨建军回忆道。

  谁也不会想到,高光之下的江缆,会经历一段漫长的生死煎熬。

  2011年,考虑到国内中低压电缆市场已进入竞争的“红海”,江缆多方筹资5.6亿元,全面推进技术升级改造,并建成了国内领先、中部地区唯一的500kV超高压电缆生产车间,开足马力冲向特高压电缆这片市场“蓝海”。但现实并未能撑起这片壮志雄心,2013年,由于负债率太高、银行抽贷,江缆的资金链全面断裂,排在门口等候装货的卡车长队,旋即被叫嚷着还钱的人群所取代。

  一度风光无限的江缆,竟像休克一般,停止了生产。无论是企业股东、债权人还是普通工人,都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为让企业活下来,2015年6月,江缆公司股东不得不“断臂求生”——实施企业“债转股”改造,公司6名主要债权人由此转为新股东,全面接管江缆。

  但被寄予厚望的“债转股”改造,既未能解开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结”,也未能打开生产自救的“路”。截至2017年3月,实物资产仅2亿元的江缆欠下的债务高达6.53亿元。官司缠身、银行账号冻结、经营无计可施,四面楚歌、走投无路的江缆,不得不向公司所在地吉安市吉州区法院申请破产。

  江缆破产案让吉州区法院感到“压力山大”。吉州区法院负责江缆破产案的主审法官杜宏雁坦言,江缆是一家全国知名、省内行业排名第一的龙头企业,涉及的债权人又多达192人,如果一“破”了之,让它彻底破产清算,程序上简单易行,但国家却少了一家优质企业,债权人的经济损失、社会的稳定风险都很大,但若要借助破产之法,化解债务,重新盘活企业,又涉及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大量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家区级法院实在难承其重。

  命悬一线的江缆更引发了企业所在地吉州区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是任其自生自灭还是出手相救,人们各执己见。一种观点认为,江缆既已改制为民营企业,便应遵从市场的优胜劣汰法则,一“破”了之,将企业资产拍卖、偿付债权人后,各方清场走人,党委政府没有必要趟这摊“浑水”。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江缆是吉安市土生土长的龙头企业,近50年的产业底蕴和市场影响非常难得,目前只是一时受困,能在关键时刻帮一把、扶一程,未来发展不可限量,若眼睁睁看着它倒闭,损失的将不仅是一家企业,更是一个赖以发展的优势产业。

  2017年4月,经区委、区政府反复讨论权衡,并报市委、市政府同意,吉州区郑重决定出手施救,并迅速组建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领衔的工作组,全力推动江缆破产重整。

  “虽同是破产,但破产清算意味着破产之后,将再无江缆,破产重整则意味着引入战略投资者、化解债务之后,江缆还活着,企业的品牌、资质、商标、技术等优质资源还在,还有翻身重来的机会,而这正是我们吉州区出手施救的目标和意义之所在。”一直参与江缆破产重整的吉州区政协副主席龙旭红向记者解释道。

  突围:政府救企心切,如何既让营救稳、准、有力,又合法合规、远离风险?

  抉择不易,营救更难。

  在国内众多地方党委政府营救民企的案例中,不乏失败的教训,甚至由此滋生出腐败案件。如何让江缆破产重整既高效有力,又安全平稳,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吉州区定下了三条“铁律”:一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始终用市场的手段化解企业之困、实现重整重生;二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化解企业债权债务,在破产重整的全过程筑牢“防火墙”;三是坚持盘活企业的目标导向,在保障债权人利益的同时,让企业起死回生、扬帆远航。

  “活着”是企业确保人才不流失、设备不生锈、资质不丢失,并以此吸引投资者、确保重整成功的前提。为此,从2017年5月起,吉州区政府先后筹资800余万元,支持江缆按照以销定产、现款现货模式,恢复基本生产。与此同时,通过公开征集、多方比较,吉州区法院确定由曾成功实施江西赛维公司破产重整案的江西姚建律师事务所,作为江缆破产重整管理人,代替债权人行使重整期间企业的管理权。

  但重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17年9月,管理人向社会公开发布投资人招募公告,并向全国电线电缆行业前50强企业定向发出了邀请。但仅有3家非电线电缆生产企业报名,且3家企业提交的投资方案均远未达到公告所设定的重整要求。2017年12月底,在管理人的申请下,经企业债权人会议同意,法院中止了重整程序,第一次招募宣告失败。

  坐等企业报名的方式行不通,吉安市、吉州区随即组建了联合招商团队,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主动出击,前往江苏宝胜、浙江正泰、航天电工集团等10余家国内知名电线电缆企业,洽谈对接、邀请考察。但一圈下来,洽谈得很热烈,过来考察的也不少,最终却无一家有投资合作意愿。

  是什么原因让客商望而却步?“江缆央企底蕴非常难得,超高压生产车间堪称国内一流,‘三色’牌商标全国有名,但要让我们企业直接面对192个债权人以及背后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这么烫手的山芋,我们还是不敢接。”一家知名企业的老板乘兴而来、失望而归,临走时留下了这句话。

  客商一席话正中要害。顿悟后的工作组随即调整思路,将企业破产重整的阶段性重点放在化解企业债务上来,目标便是“将一个‘干干净净’的江缆拿出来吸引战略投资商”。

  192个债权人,有银行、投资公司,还有江缆的供货商和普通员工,如何既确保债务化解全程的平稳、合法、有效,又不偏离市场的轨道?考虑到吉州区没有国有投融资平台,2019年12月,经债权人和出资人审议表决,吉安市属国有投融资平台吉安市新庐陵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全盘接手了江缆的股权和债务。在吉州区法院主导下,新庐陵公司严格遵照相关法律规定,实际支付现金2.002亿元,平稳化解了6.53亿元的债务。2020年8月,新成立的吉州区属国有投融资平台吉安市鑫石阳实业有限公司,以2.002亿元的价格,从新庐陵公司接过江缆全部股权,再续重整大计。

  无债一身“清”的江缆,很快受到各大投资商的青睐。2020年9月,广州电缆厂先后多次来到江缆考察调研、洽谈合作。一直密切关注江缆破产重整的江铜集团,更是对投资江缆寄予厚望。

  2020年12月23日,在经历长达3年多的沟通洽谈、投资尽调后,江铜集团与鑫石阳公司正式签订江缆增资扩股协议——由江铜集团增资2.08亿元,持有江缆51%的股权,鑫石阳公司保持原有投资额不变,持有江缆49%的股权。曾在漫漫长夜中苦苦煎熬的江缆,终于迎来黎明的曙光。

  “江铜一直是江缆核心原料铜材料的供应方,由产业链上游企业直接投资江缆,用市场化手段破产重整,不仅实现了江缆的起死回生,更有利于江铜自身扩展上下游产业链条。”针对江铜、江缆的牵手合作,吉州区委书记尹冬苟表示,重整成功只是江缆走向重生的第一步,做强做大才是最终目标。

  筑梦:引入战略投资者完成破产重整后,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如何迅速打赢翻身仗?

  江铜集团的进驻,犹如一针强心剂,让江缆人看到了新希望,有着52年历史的江缆再次呈现勃勃生机。

  2021年元旦刚过,由江铜集团派驻的首批9名运营人员便来到江缆,江铜集团加工事业部董事长、总经理魏斌兼任江缆公司董事长,加工事业部副总经理杨峰被任命为江缆公司总经理。1月22日,随着江铜集团2.08亿元投资款到位,老江缆破产重整任务全面结束,新江缆开始扬帆远航。

  随之而来的变化一个紧接着一个。

  先是厂区内比人还高的杂草被清扫一空,满是灰尘的办公室被整理一新。很快,随着进出人流、车流的增加,沉寂了多年的江缆又热闹了起来。2月2日,当128米高的江缆立塔上“江铜集团·江缆”6个大字在夜空中瞬间点亮时,在场的江缆人或是大声欢叫,或是偷偷抹着泪,悲喜交集之情,难以自抑。“江缆算是真的活过来了,我们的未来也有希望了。”说起那一刻的心情,从1992年大学毕业便进入江缆工作的张文华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更多的好消息,让江缆人振奋不已。

  3月25日,与吉安市幼专签订供货订单2500万元;3月29日,与广州航天海特公司签订供货订单2480万元;4月14日,成功生产出自1969年建厂以来最大规格的35kV中压电缆;5月7日,500kV高压生产车间试产成功;6月9日,举行辐照电线生产线签约活动……

  初战即告捷,这不仅证明了吉州区营救江缆这一决策的正确,更让各方对江缆的未来充满信心。

  杨峰告诉记者,江缆的人才、设备、品牌优势,为下一步打好翻身仗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设备检修的情况来看,预计年底之前,江缆可全面恢复生产,全年可实现产值3.6亿元。“下一步,我们将充分整合江铜资源优势,聚焦新能源汽车电缆、光伏电缆,全力拓展超高压、特高压等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力争用3至5年时间,将江缆打造成一家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力争挺进国内行业前十,让电缆成为江铜集团大产业链中重要的一个板块。”

  “倘若没有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当初的坚定决策,江缆或许已不复存在,我们吉州区若再要发展电缆产业,一切都还得从零开始。”目睹江缆的“新变”,三年多来一直深度参与、积极推动江缆破产重整的时任吉州区政府副区长、现任吉州区委宣传部部长的肖前明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虽然江缆已完成破产重整,但吉州区的帮扶并没有随之结束,江铜集团与鑫石阳公司签订江缆增资扩股协议的第五天,吉州区便将区里的江缆破产重整工作组调整为江缆公司优化保障帮扶工作组,全方位保障和促进企业复工复产。

  更大的梦想和抱负开始起航。目前,吉州区正式提出全面打造江铜产业园的战略构想。“以江铜集团入驻江缆为契机,整合各项市场要素,全力做强做大江缆公司,积极推进强链、补链、延链产业招商,打造独具特色的百亿元、千亿元产业园,推动全区工业产业裂变成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吉州区区长罗青球的话语坚定而有力。

  记者手记

  “破”“立”之间的智慧与担当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有生有死,破产早已成为常态。但由“破”而死易,由“破”而生难,债务复杂、涉及面广的大型企业由破产走向重生更是难上加难。

  纵观江缆由“破”而生的全过程,我们看到的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勇气担当——当江缆面临破产清算、命悬一线时,地方党委政府没有作壁上观、任其自生自灭,而是着眼于企业和产业的长远发展,紧急入场担当“救火队员”,为破产重整成功立下了头功;是法治精神与市场思维的强大力量——地方党委政府入场“救火”时,始终坚持在法治框架和市场规则下调动一切资源,为企业破产重整的合法有效、未来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是危难当头时利益各方的上下齐心——破产重整期间,地方党委政府充分集纳企业员工、债权人、法院、管理人意见,做到相关联的利益各方,既各司其职,又齐心突围。

  江缆破产重生,凸显的是区域经济新格局下地方党委政府攻坚克难的智慧和担当,更为市场经济下破解大型企业“生死劫难”提供了有益借鉴。

  专家观点

  一次企业破产重整的有益尝试

  江西姚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邹忠平

  2021年2月,江缆破产重整案被省高级人民法院列为“2020年度十大典型破产案例”。作为江缆破产重整管理人,我们深感此案的成功,得益于以下三点:

  一是坚持了破产不停产原则,通过政府筹资帮助企业解决重整期间过渡生产流动资金的问题,保障了企业的基本生产,护住了企业的人才、品牌、资质、商标、技术等优质资源,留下一个活着的江缆等待重整重生。

  二是坚持用法治手段平衡各方利益,坚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成功化解了企业债务,依法锻造了一个“干干净净”的江缆,打消了战略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三是尊重市场规律推进破产重整,采取企业股权转让、增资扩股、招大联强等手段,最终与江铜集团融合,实现了企业的涅槃重生,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的有机统一。

  从江缆重整后的变化来看,我认为,江缆破产重整案堪称是探索政府支持、司法主导、市场化导向下企业破产重整路径的一次有益尝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江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破产重整的启示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文件
   第07版:经济
   第08版:综合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畅行
   第12版:体育
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