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1958年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简称赣医一附院)扎根赣南革命老区,面对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院全体干部职工牢记嘱托、凝心聚力,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尤其是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上任后,该院不断聚焦民生关切,强基础、抓质量、促服务、树形象,在建设医教研防协同高质量发展综合性三甲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2019年度2413家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中,该院综合排名全国第97位,国家监测指标等级A+级,迈入全国前百名行列,CMI值全国排名第77位。荣登中国医院百强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医院质量管理奖卓越奖”“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等称号。
是什么驱动赣医一附院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该院充分发挥党建对医院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不断深化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奏响了一曲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音。
党建引领聚人心 同频共振促发展
“回顾医院改革发展的过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医院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医院党建,将医院党建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使党建工作引领医院发展、推动医院发展。”赣南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兼赣医一附院党委书记张小康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伟大建党精神。赣医一附院在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和赣南医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落实党的卫生工作方针,通过充分发挥医院党委的领导作用、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四个自信”在医院工作中落地生根,推动医院整体水平提升,护佑人民群众健康的能力和信心显著增强。在这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中坚力量。
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大力构筑人才新高地。该院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精准引才聚才育才,全力打造区域医疗高端人才聚集高地,推动医院由“人力资源大院”向“人才资源强院”转型。该院现有博士及博士后90余人,博士研究生导师9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30余名,硕士800余人,拥有一批在省内乃至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得益于强大的人才支持,医院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先后承担6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余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市级科技奖励70余项。拥有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分中心、江西省结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儿童医学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诊治平台,泌尿外科、疼痛科、检验科等一批省医学领先学科。
党建引领增动力 推动业务再提速
2019年5月30日,赣医一附院黄金院区全面启用,开启“一院两区”双轮驱动发展新篇章。如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推进“健康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抓党建促发展。该院党委明确了医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质量发展思路,围绕学校党委提出的30项重点工作和更名大学工作目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加快推进三大重点学科平台、四大基建工程、五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七大重大技术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强院、学科兴院、文化铸院战略,将医院建设成规模适度、实力雄厚、特色明显、医教研防协调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
在医院党委领导的靠前指挥下,该院在领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向前。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房颤中心、中国高血压中心、心衰中心建设国家认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通过省级验收;被授予“全国急诊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救治基地”等。同时,获批建设省级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心,获中央财政预算资金1亿元。
“我们将在区域内牵头构建医疗服务和疾病防控体系,加强应对重大疫情的救治能力建设。”该院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该院还探索建立了“5G+医疗急救体系”,建立了空地一体化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成功实施28次救援任务,作为单个空地一体化救援医疗机构,空地一体化紧急医学救援例数位居全国第三;大力推广ECMO技术临床应用,成为省内开展例数最多的医院;引进了最新一代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开启了手术新时代;购置海扶刀、移动车载CT等高精尖医疗设备。
党建引领显担当 织牢疫情防控网
越是危急越显担当,从九八抗洪到汶川地震,从迎战非典到英勇抗疫,赣医一附院从未缺席。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该院党委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周密部署。立即组织团队开展应急科技攻关,开通省内首家新冠肺炎网上在线义诊平台,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连线关注;自主研发全国首套非接触式可视化行新冠肺炎院内智能筛查诊断及防控系统,出版国内首本为医务工作者编写的疫情防控图书《三级综合性医院感染管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应对策略》等,积极利用科技力量助力疫情防控。联合赣州市音乐家协会推出原创抗疫主题歌曲MV《致敬,最美的人》。
该院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号召广大党员冲锋在前,近1000名党员冲锋在前,开展志愿服务2000多人次。先后派出200余人次坚守在赣州“三站一场”协助疫情监测筛查。只要有疫情排查监测任务,第一线、最前线,总有该院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身影。一桩桩一件件,彰显了该院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与此同时,该院党委第一时间派出医疗队员支援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派出6批次109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武汉和随州,派出人数位列江西省第三,其中党员38名,有57位同志在疫情防控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10位同志被批准火线入党。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赣医一附院党员干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涌现了一批英雄和楷模。急诊科主任、“老兵”刘先发,是一名老党员、支部书记。2003年“非典”来袭时,32岁的刘先发第一个报名参加抗击“非典”队伍;时隔17年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年近五十的他再度请缨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欧阳松茂,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普通党员,医院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消息一发出,他第一个报名参战。2020年1月26日出征的那天,是他爱人的生日,也是他和爱人结婚十周年的纪念日,但他匆匆围着蛋糕拍了个照,就和爱人、小孩告别,踏上了支援湖北的征程。
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坚强有力,赣医一附院筑起了一道道严密的疫情防控线,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党建引领促提升 谱写民生福祉新篇章
赣医一附院党委深知,公立医院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为此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服务品质。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院党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聚焦“为群众办实事”,通过开展医患沟通交流会、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务虚会、中层干部就医体验座谈会、新职工就医体验座谈会等方式,征求收集改善医疗服务意见,助推医疗服务品质的提升。
着力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不仅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更让老百姓看病更舒心、服务更贴心,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真正让党徽闪闪发亮、熠熠生辉。
改善服务体验,着力解决群众就医的“操心事”。该院深入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实行电话、微信公众号、网络及自助机等多种方式预约挂号,实现了就诊及辅助检查分时段预约,预约时间精确到20分钟以内;开通微信、支付宝及银行卡等多种支付方式,开通短信、微信公众号提醒服务,实时推送缴费、检验检查结果,配置检验检查报告查询打印自主终端服务设备;设置儿童优先分流通道,装饰儿童等候区,打造环境温馨、充满童趣的“乐园式儿童采血室”;实现“一医一患一诊室”,获得患者的点赞;改造病区门禁管理系统,制定探视、陪护管理制度,加强门禁管理。
着力优化服务流程,解决群众就医的“烦心事”。该院引进赣州首台微生物快速鉴定质谱仪,缩短检验时长,提高了检验效率;较早实行“一站式无理由退费”,推出“一站式病区办理入出院”“入出院结算进病房”、点对点床边结算服务、电话预约办理床旁结算等服务方式;推行送药至病房,开展出院带药、用药床旁指导,既缩短了取药时间,又保证了用药安全。
着力提升服务质量,解决群众就医的“揪心事”。该院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升疑难重症诊治水平和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为抓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严格落实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开展日间诊疗模式,建立多学科诊疗(MDT)体系,加强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定期召开全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充分利用医院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学术、技术优势,帮助基层兄弟医院共同发展,让更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层次人才的医疗服务,该院还先后在龙南、会昌、南康、瑞金、于都、兴国、寻乌、安远等县级医院设立博士专家工作站,助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勇担社会责任,凸显医院公益性。近年来,该院作为主力军完成了“三美化工光气中毒事件”“南康突发重大火灾事件”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深入基层义诊帮扶,立足自身优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先后开展了百名医疗专家下基层义诊活动,“后疫情时代的科学护肤”“关爱青少年健康行动”“口腔健康干预专题”等公益活动。全力助力脱贫攻坚战,该院挂点的精准扶贫点实现脱贫退出。
这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创新举措,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多次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表彰。
2020年,该院承办了全省“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主题活动经验交流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班,与会领导专家实地参观考察,对该院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医教研协同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对该院在改善医疗服务、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医教研协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所采取的有力举措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赞赏。该院在会上作了高质量发展和改善医疗服务的经验交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高质量的党建推进医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断擦亮医院特色优势品牌,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大力发扬‘三牛’精神,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推动健康中国、健康江西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展望未来,该院党委一班人信心满满。
吴先群/文 (本版图片由赣医一附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