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荧屏上的县委书记们

电视剧《焦裕禄》剧照
电视剧《一诺无悔》海报
电视剧《谷文昌》海报

  不久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表彰会议在北京召开,103名优秀县委书记受到表彰。

  古语有云,“郡县治,天下安”。“县”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委书记的综合素质,直接关乎县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与否,直接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安危。

  从1995年起,中共中央组织部数次在“七一”前表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而在荧屏上,优秀县委书记也是电视剧乐于表现的形象。我们选取了三部有代表意义的电视剧,带您去读懂优秀县委书记们“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

  ——编 者

  前行是最好的纪念

  ——观电视剧《焦裕禄》

  □ 齐美煜

  对“县委书记”的初印象,源于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变县委的精神状态”“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在一个个感人场景中,在一个个矛盾冲突中,焦裕禄爱民、为民的赤子情怀展露无遗。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篇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长篇通讯一经刊播,立即在全国引起了震动。

  通过文艺作品,传播弘扬革命精神,是重大主题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焦裕禄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剧等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陆续面世,以真实感人、鲜明生动的语言符号,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形象,对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进行了深入阐释和全面挖掘。

  其中,30集电视剧《焦裕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剧充分发挥电视艺术的优势,充分展现了焦裕禄成长与奋斗的人生轨迹。值得一提的是,该剧除了再现焦裕禄在兰考除“三害”(内涝、风沙、盐碱),还涉及了他在抚顺的大山坑煤矿反抗日本侵略者;在尉氏县,智擒土匪黄老三;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像海绵一样努力汲取知识;在洛阳矿山机器厂,带领工人试制出新中国第一台直径2.5米的双筒卷扬机以及与妻子徐俊雅相识、相知、相爱等经历。多角度塑造刻画,焦裕禄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更加具有人情味。他不仅有基层干部的朴实与韧劲,还有知识分子干部的智慧与细致。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曾表示,还原父亲完整的一生,是这部电视剧最大的贡献。

  该剧叙事不仅长于“全”,更善于“细”。为避免“在档案里写人物”,编剧何香久前往焦裕禄工作过的河南省尉氏县、兰考县以及出生地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北崮山村深入采访,挖掘出很多鲜为人知的经历,力求全面展现一个朴实而崇高的焦裕禄。焦裕禄的扮演者王洛勇被誉为“百老汇华裔第一人”,平日给大家的感觉是“洋味”十足。为了更好地扮演焦裕禄这个角色,他将自己完全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塑造人物有张有弛有爆发力。从外貌到语言到动作再到思想,无一不精益求精。其中,为了更加真实还原焦裕禄患肝病时疼痛的剧烈性和突然性,王洛勇将三角插头绑在腰上,一使劲鼓起肚子就扎得疼。

  令笔者印象深刻的还有剧中的故事情节,看似平常,实则在细微处烘托人物个性。比如,当得知儿子看“白戏”、妻子去县委伙房打了小半桶水后,焦裕禄对他们进行了严肃批评。由此可见,其家风之正。比如,当下起瓢泼大雨时,焦裕禄冒雨涉水,察看洪水流势和变化;当风沙最大的时候,他查风口、探流沙。他认为这是掌握风沙、水害规律最有利的时机。由此可见,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再比如,焦裕禄注重榜样示范作用,召开兰考县除“三害”群英大会,号召全县学习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向“三害”展开英勇的斗争。由此可见,其工作方法之科学。事件的叠加,带来的是心灵的震撼,焦裕禄形象之伟大也在无形中塑造起来。虽然在兰考工作只有短短475天,但他将自己和兰考紧紧地连在一起,他永远活在兰考人心中。

  优秀的文艺作品能有力地观照现实。该剧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焦裕禄这个典型人物能够数十年鲜活地“长”在人们心中,焦裕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是其本身所蕴含的时代意义——共产党员永葆赤诚的为民初心。

  时至今日,人民对焦裕禄依然怀有深厚的感情。这充分说明:凡是把人民装在心中的人,也必定被人民装在心中!

  用细节画像 以真实感人

  ——从《一诺无悔》看如何讲好英模故事

  □ 陈 炜

  于平淡中见波澜,于细微处见真章。作为一部标准的英模人物传记剧,电视剧《一诺无悔》以“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在政和工作期间的先进事迹为原型,运用了大量的工作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讲述故事,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好干部。

  长久以来,受限于真人真事的约束,如何把握好人物纪实与艺术虚构二者之间的度,既跳出让观众反感的假大空式的套路化表达,又避免陷入平淡乏味的白开水叙事,是一大难题。从某个层面来讲,观众评判一部好剧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好看。“好看”离不开好故事。情节的创作加工是为了主题服务的。《一诺无悔》这部剧,从廖俊波及其周围的人和事入手,把一些平心静气的小细节与合情合理的大矛盾串联起来,剧情设计得浑然天成,毫无造作。随着剧情的推进,情节环环相扣。如此,既遵循纪实原则,又鲜活生动。一些矛盾的拉锯交织出艺术的张力,剧情节奏横向舒张有度,纵向跌宕起伏,以四两拨千斤的轻巧挑起了脱贫发展的宏大命题,剧情因此变得好看。

  早先让观众入戏的,其实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比如妻子做的饭菜,丈夫烧的红烧鱼,老母亲手忙脚乱为儿子收拾吃食……正是这些细节,让人物变得真实可亲。廖俊波在楼下狼吞虎咽妻子的午餐便当,是晚饭时间,过餐的饭菜冰凉,他吃得偷偷摸摸,却又甘之如饴。他系着围裙在厨房为家人做红烧鱼,女儿见了以为自己在做梦,他的笑容意味深长。他进门只来得及喝一口老父亲端过来的茶水,接过老母亲递过来的一袋吃食就得走,过程不超过五分钟,来不及吃老母亲的热面条……

  借细节潜入日常,以平淡的细节、带着烟火气的写实,让一个听起来很遥远的名字看上去不再遥远,一个丰满立体、平实感人的县委书记形象走进了观众心里。

  细节是真实的投影。为了力求真实,这部剧在细节上的用心之处可圈可点。大到政和县的前后变化,上任初期的破旧楼房、大街上没有红绿灯、不时断电等,到中期的局部新旧交替,再到后期红绿灯指引下的繁华街道、崭新的电商产业园等,从细处入手,用渐变式的手法全方位地展现了廖俊波在政和期间的成绩。小到廖俊波家里的厨房、餐桌、碗筷,都无一不用心,极为贴合人物设定。此外,演员的选角也备受观众认可,其中尤以郭广平饰演的廖俊波最为出彩。好演员与好作品相得益彰,这也是一部主旋律剧能够在流量当道的市场环境下脱颖而出的原因所在。双赢的背后,可见导演及主创团队精益求精的态度。

  一部31集的电视剧篇幅不算短,如何让情节支撑起篇幅,是不小的挑战。为了言之有物,在真实事迹的主干上,还添加了不少旁枝和花叶,如廖俊波和家人的亲情,和同事的战友情等,让故事更生活化,人物更接地气

  剧中的廖俊波一直想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却一直都没能做到。一边是女儿中毒、父亲病危、妻子埋怨的家庭责任,另一边是要带领班子、争取项目、视察民情、谋划脱贫的肩头重任……一个县委书记的日常要面对多少人?他太忙了。一个好人,一个好官,在家庭和事业间总是不得兼顾。一面愧疚于父母妻女,一面又放不下民生大事。

  “一切为了政和的光荣与梦想!”这是廖俊波对政和的承诺。一诺既出,绝无反悔。剧中用了大量的动态切换镜头来表现一个县委书记的日常,如开会时的状态,进村时的谈吐,坐车时的思考,在工作笔记本上记录……这些速写的细节看似微小,却让人深感基层干部的不易。“郡县治,天下安”的背后,有多少以廖俊波为代表的基层干部的无私奉献。廖俊波的形象也是当下众多基层干部群体形象的写照。这些新时代的英雄模范,值得我们为之树碑立传。

  追剧到结局,既有对政和县发展的振奋欣慰,更有对一个好干部的致敬和不舍。在眼泪之外不禁开始反思,作为观众我们应该从一个英模身上汲取什么去担当什么?这种入戏后的自省,正是评判一部电视剧能否引领观众实现从美学向度向精神向度的升华标准。而跳出小我成长大我,才是观众对英模最好的致敬,同时,也是对一部把英模故事讲得如此动人的电视剧最好的致敬。

  心忧东山苦 一生为民谋

  ——观电视剧《谷文昌》

  □ 童孟遥

  由刘佩琦、奚美娟、雷恪生、韩童生、刘威等老戏骨联合主演的30集电视剧《谷文昌》取材自福建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的真实事迹,讲述了谷文昌在解放东山县后根据党组织安排在当地开展土地改革工作,维护地方和谐稳定,坚持纠错,变敌伪家属为兵灾家属,并倾尽十数年心血带领东山人民治沙造林、修堤筑坝,变荒岛为良田、造福一方百姓的动人故事,再现了人民的好干部——谷文昌的生平事迹和优秀品格,是一部向优秀共产党员干部致敬的人物传记片。全剧注重对人物、环境、细节和角色心路历程的刻画,融入了谷文昌的战友情、夫妻情、子女情、百姓情等细腻情感,以多层面的叙述角度和平实质朴的语言风格,塑造了一位接地气、善作为、干实事、得民心的人民公仆形象。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8至2022年百部重点电视剧之一,《谷文昌》打破了固有的主旋律题材作品的惯性思维,跳出“高大全”式英模戏的窠臼,在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同时不避讳其身上的缺点,选取新颖的角度和素材去着力表现一个真实的、纯粹的“人”:谷文昌是不折不扣的好干部,但是他也有他的亏欠与愧疚。他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带有时代印记的、不完美的人物,体现了一个人物在当时历史环境下的表现。导演黄克敏曾表示:“我们要给观众展现的,是一个在真实生活中出现过的谷文昌。他面临的是真正的‘不毛之地’、肆虐猖獗的‘沙虎’;他想要改变的是实实在在展现在观众面前的穷山恶水;他要和老百姓一起克服的是观众看来几乎不可能克服的困难!”

  该剧总体上还原了历史的主线,编剧暖心展现了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战胜沙暴的艰辛与感动,展示了东山人民互帮互助的纯朴民风以及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主题,台词风格纯朴又不乏哲理。

  剧中多条故事线索始终同步进行,而非单线条、循环式地解决完一个难题再去解决一个新的难题,主人公始终面临着多方面的难题,包括自然环境的恶劣、普通民众的戒心、敌特分子的暗中破坏、当地女性的敌伪家属身份等重重矛盾,尤其针对铜钵村留守女性敌伪家属身份的问题时,往往遭遇了诸多方面的压力,包括百姓、下属、上级的多重质疑和问询以及反动势力的趁势捣乱等,凸显了东山工作的复杂和困难。面对百姓,谷文昌的应对方法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地里的地瓜苗作喻,通俗明了地解释国家政策和工作方法,同时与群众代表深入商谈,及时有效控制局势,化解矛盾;面对领导时则因人而异,斗智斗勇:下象棋时以一招“丢车保卒”与张书记周旋,将铜钵村比作卒,提示张书记赢了一时,但其实输得更多。巧妙地将自己的工作理念、行事道理一一向领导和盘托出,说服领导,让领导采纳自己的意见。而对于周县长,则以一只雕坏了的木雕兔子为引,顺势改变原本看似无解的局势,将其扭转成有利情势。

  在剧情的一开始,谷文昌只是以一介军中“小石匠”形象出场,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小石匠慢慢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党员干部。他以“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为终生的座右铭,用一生的行动为这句座右铭做了最好的注解。他本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几十年默默坚持,做了不平凡的事。他一生信仰坚定,真正为人民干实事,谋发展,展现了一位党员干部的坚定党性与温暖情怀。谷文昌身上具备多种优秀品质,如真诚实在又灵活机变,尊重上级又不唯上……他不管身在何职,始终实实在在做事,真诚无私,在处理新政权与当地人民百姓的矛盾时,心思灵巧,惩罚带头挑事的地主老财彭光宗用闽南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既警诫了坏人,又让他们的破坏力量为我党所用;他善于变通,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难题,反而有出其不意、拨云见日的新奇感,如假借给地主老财开庆功会,间接宣传共产党的土改政策,顺利完成土改任务;他以诚动人,为消除当地民众的戒心,带领同志们身体力行,主动帮助干农活、挑水、收地瓜、雨中送粮;他耿直,面对着张书记认为他对敌伪家属政策理解错误而写检讨时,谷文昌梗着脖子就是不写……老团长评价他是“活宝”,秀才公评价他“手腕子活得很”,张书记评价他“牛劲”。他与天斗,与沙斗,与穷斗,耗尽一生,把东山从荒岛变成了宝地。与其说《谷文昌》是在记录谷文昌的生平事迹,不如说它其实是中国历史上优秀党员的缩影,展示了一种正直无私、殚精竭虑的优秀品德以及矢志不渝、终生无悔的信仰力量。

  虽然整部剧在剪辑、节奏和情节上存在跳跃、拖沓等不完美之处,但没有影响主人公的形象刻画。谷文昌一生无私奉献、执着坚持、无惧挑战,再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担当与忠诚,是一座值得后人仰望的精神丰碑。此外,谷文昌作为上世纪50年代防风固沙的先锋带头人物,可算作是生态环境人的先驱和优秀典型,在讲求生态环境的现代社会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和超前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文件·政文
   第07版:综合
   第08版:文艺评论
   第09版:民生
   第10版:评与论
   第11版:旅游
   第12版:广告
荧屏上的县委书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