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黎明 文/图
三伏天,用电负荷猛增,电力设备容易出现故障。7月19日晚上和20日白天,记者跟随国家电网新余供电公司的乡村一线电力作业人员进行体验。
19日晚上8时,正是夏季用电高峰时段,国家电网新余供电公司仙女湖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张九平等4名巡线员,沿着双礼公路用红外测温仪对线路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张九平向记者介绍,他们所里有8条大线路,长达280公里。农村的巡线环境相对复杂,特别是高温雷电天气,线路断电保修工单增多。为保障居民平稳用电,所里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岗位。
正说着,张九平的手机上接到一个停电报修单,他当即带领两名作业人员驱车赶到河下镇。经过摸排检测,发现该用户的电线严重氧化,多处出现接触不良。作业人员登上梯子,很快帮助用户更换了部分电线,恢复供电。夜晚,巡线员为防蚊虫叮咬,穿上了厚厚的工作服。一番作业下来,他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而脱下绝缘服和手套时,他们的衣服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一拧全是汗水。
“大家要正确使用漏电保护开关,筑牢用电安全防线。”7月20日上午,分宜县双林镇第一农贸市场,双林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正举办一场“用电我帮你”公益宣传活动。就在这时,所里客户服务班接到一条报修短信,抢修人员迅速赶到农贸市场李春生家,找到电表位置后,发现电表下方的电源开关运行异常,必须更换开关装置。大棚搭建的农贸市场,此时热得像一个巨大的桑拿房。抢修员易云洪戴上厚厚的绝缘手套进行工作,头上汗珠不停地往下掉。5分钟后,李春生家里恢复供电。
“配电室设备运行正常,设备线夹温度正常。”11时,室外气温达到35℃,双林供电所所长夏卫军手持高倍望远镜,对电线连接点仔细观测,大汗淋漓的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山路崎岖,车辆上不去,为保障辖区15200户用户放心用电,巡线员只能徒步巡检,每天至少走20公里。夏卫军告诉记者,迎峰度夏期间,他们加强设备巡查力度,增加夜巡、特巡及红外测温频次,及时发现影响电网运行的各类缺陷。
11时30分,几名巡线员顾不上休息,来到洞村乡田南村小组脱贫户姚新华家里检查用电情况。发现老姚家厨房照明用电出现故障,夏卫军等人又分工合作,花了40分钟更换了电线。灯亮时,夏卫军取出毛巾擦了擦汗,接过队员递来的一瓶矿泉水一饮而尽。
●记者感言:
不是这次亲身体验,真感受不到我们习以为常的万家灯火,原来得来并不容易。正是无数电力一线工作者的坚守与付出,才确保了广大居民用电无忧,用他们的一身汗水换来了群众的清凉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