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乐安县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蓝天丽日碧水青山映衬下的登仙桥红色文化名村 邱志超摄
全县3800多条红军标语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十分重要的载体。张泽群摄
乐安县红军标语博物馆内,小学生正在参观学习红军标语,学习党史知识,传承红色基因。邱志超摄

  悠悠乌江,碧水微澜,孕人杰一方;巍巍芙蓉,巾帼染血,壮红色江山。

  乐安是一块饱含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就建立了党组织,从此点燃了乐安大地的革命之火。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乐安县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探索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新路子,让红色资源焕发出时代光彩。

  调查梳理 摸清红色家底

  青山留名史,烽火淬英豪。乐安曾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抚河以西革命斗争中心。在这块热土上,发生了登仙桥大兵团伏击战、红一方面军大湖坪整编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生活战斗印记;走出了黄火星中将、曾传芳少将等革命先驱;涌现了张英、张方说等2600余名英雄先烈……这里处处是红色遗址、革命文物。

  摸清“红色家底”是做好保护利用工作的前提。近年来,该县聘请党史、军史、地方史等专业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城市乡村展开调查、考证、鉴定等工作;聘请江西师大、陕西师大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对红色资源进行研究梳理、总体规划等。同时,该县对资源数量、保护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逐项注明、分类编目,健全红色资源数据库,全面掌握“红色家底”,为后续建立红色资源保护制度、细化保护措施打下基础、指明方向。

  经过几年的努力,乐安县将“红色家底”基本摸清,全县革命旧址遗址总数为58个。其中,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8个、革命领导人旧居16个、烈士墓1个(处)、纪念设施1个、红军士兵驻地及宣传场所22处,有红军标语、漫画3826条(幅),有文件、文告、实物等历史文物100余件……

  创新探索 破解保护难题

  在乐安县万崇镇池头村,85岁的邱希仁和82岁的邱惠仁叔侄经常到离村口不远处的“秀挹南山”老宅(万崇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义务清扫这处老宅,保护老宅墙上的120多条红军标语。叔侄“护红”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耄耋叔侄义务“护红”、开展红领巾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26个单位和个人自筹资金120万元签订26份社会认保协议、把16个红色标语较多的建筑改建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乐安积极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连保机制,提高当地群众对红色资源保护的参与率,积极鼓励和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近年来,该县培养文保和讲解人员200余人,抢救性修复、数字化保存、整合式保护红色标语3800余条。2020年,该县创新的“红军标语+全社会力量”保护利用模式成功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

  乐安的红色资源分布点多面广,仅普查登记到的3826条红军标语就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涉及43个行政村60个村(组)158处(个)建筑物(载体),产权属集体的60处、属私人的98处,保护开发难度大且不易形成规模效应。为此,该县在坚持整体保护、集中连片保护、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创新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形式,加强红色展陈场馆的建设和改造提升,打造了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具有乐安特色和影响力的红军漫画歌谣陈列馆、全省首个红军标语博物馆、红一方面军东征“誓师广场”、登云岭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陈列馆等,利用光影、虚拟现实、拓印等现代技术手段收集记录红色资源,让红色场馆可看可讲可说、见人见物见精神,成为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提规模、提品质、扩影响。

  同时,为破解红色资源保护、维修、管理资金难题,该县还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与传统村落、秀美乡村建设,以及全县重点工程等相结合,统筹整合财政资金确保资金投入,增加保护红色资源管理人员编制,协同各部门落实管理责任。

  多措并举 用好红色资源

  “总投资1500万元的登仙桥红色文化名村一期工程在6月底基本完成。7月1日,第四次反‘围剿’登仙桥大捷旧址展览馆正式开馆。连日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村民吃上了红色旅游饭。”登仙桥村党支部书记袁国林说。

  红色家底不可遗忘,红色基因贵在传承。“创建红色文化名村的登仙桥村立足丰厚的‘红色家底’,做活‘红色+’文章,与周边环境保护、扶贫产业发展、红色旅游开发、秀美乡村建设等结合起来,让红色资源持续焕发活力,使其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以及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精神家园建设中提供源源不竭的力量。”该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副局长陈晓群介绍道。

  该县多种形式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将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教育、旅游等相结合,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研究、教育和经济功能,让精神财富服务于党的建设、服务于社会。为满足更多基层党员干部、学生群众的需求,该县结合地域资源特色打造了规模大小不一的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编纂出版了《乐安红印》《见证初心》等具有本地特色的红色书籍,创新行走中的红色党课研学开发,推动红色资源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并以井冈山干部学院在乐安设立现场教学点为契机,力争打造一流党建教育品牌。深度挖掘红军文化资源,精心规划“重走红一方面军征程路”等两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年吸引游客100万人次。通过影视创作、文学创作和舞台剧目创作,推出了《巾帼血染芙蓉山》《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等一大批红色文化精品,扩大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红色故事响起来、让红色品牌树起来。(谭立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系列述评之三
~~~
~~~
~~~——乐安县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民生
   第09版:文化赣鄱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深圳启动12至17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我国成功发射天绘一号04星
A股企稳反弹 创业板指数大涨逾5%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