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一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赓续

游客在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本报记者 徐 铮摄

  叶 桉

  八一精神源自于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南昌起义血与火的实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伟大的革命实践必然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笔者认为,八一精神体现了“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等丰富内涵,是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历程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结果,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坐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

  “坚定信念、听党指挥”,八一精神是党在开启中国革命新纪元中,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丰碑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掀起工农运动高潮和开展北伐战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然而正当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一时间,神州大地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被赶尽杀绝的严重危险,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人民军队创立伊始形成的八一精神,体现了“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人民军队的精神支柱”,与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一脉相承。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从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到“朱毛会师井冈山”,都是在党领导下进行的,体现了广大起义军官兵坚决服从党的命令和铁心跟党走的信念。1927年7月,中共中央进行改组,停止了陈独秀的领导,成立了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宣布要继续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尔后南下广东,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周恩来临危受命担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并坚决执行党中央决定,体现了优秀共产党员坚定的党性。担任起义军主力第二十军军长的贺龙,则抛弃高官厚禄,向周恩来坚定表示,“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欣然担任南昌起义军总指挥,并在南下瑞金时加入了共产党,成为听党指挥的典范。人民军队创立伊始形成的八一精神,体现了“千千万万革命将士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在挫折中愈加奋起,在困苦中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与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一脉相承。

  “为民奋斗、百折不挠”,八一精神是党在探索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道路中,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硕果

  党的一大宣布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党的二大又提出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的最低纲领。南昌起义的目的“原为救国救民”,通过暴力革命夺取国家政权以实现建党初心和使命。鲜明的起义纲领和土地革命政策得到社会各界支持和群众欢迎,南昌城留下了“大水缸茶香四溢慰义军”“临时理发店免费剃新容”“飞转老牌缝纫机制军服”“深情厚谊一万银元收条”不朽佳话。起义军南下途中在瑞金连续召开会议,讨论政权、土地、劳动政策和行军路线等问题,特别是对土地政策作了重要调整,在湘南起义中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开展“插标分田”运动,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的根本。人民军队创立伊始形成的八一精神,体现了“人民军队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完全彻底为人民奋斗”的使命担当,与伟大建党精神中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一脉相承。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南昌起义能在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转折时刻闯出一片新天地,源于无数英雄豪杰的壮举。从以第24师教导队长共产党员陈守礼为代表的“红带兵”浴血奋战占领南昌城,到起义军冒着酷暑南下艰苦行军;从三河坝战役官兵誓死杀敌,到“潮汕七日红”建立工农政权;从朱德率领起义军余部“穿山西进”开展“赣南三整”,到发动湘南起义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英勇顽强和血战到底的战斗精神贯穿始终。人民军队创立伊始形成的八一精神,体现了“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伟大气概”,与伟大建党精神中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一脉相承。

  “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八一精神是用“枪杆子”在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矗立的坐标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毛泽东曾指出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党是“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的党”。南昌起义以敢闯新路的气魄胆略,为党的“三大法宝”形成作出了有益探索。在统一战线方面,利用国民党党派之间矛盾,以国民党左派旗号发动起义;为保存起义火种,朱德与滇系军阀范石生建立了反蒋统一战线,使长期艰苦征战的起义军队伍得到适当的休整和补给,最终得以奔赴井冈山。在武装斗争方面,先后取得了南昌起义等斗争的胜利,特别是在湘南起义中开始实践游击战,为党领导军事斗争积累了经验,作出了示范。在党的建设方面,起义胜利伊始就整编了部队,在军师级委派党代表和设立政治部;朱德在开展“大余整编”中,在起义军余部重新登记了党、团员,调整了党、团组织,成立了党支部,把一部分党、团员分配到各个连队中去,选派了一些优秀党员担任指导员,使“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得以发端。人民军队创立伊始形成的八一精神,体现了人民军队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实践中探索规律,在世界军事史上书写了战争指导艺术不断创新的生动篇章。

  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这一“主动”体现在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形成。八一精神在情感层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党的炽热忠贞,在价值层面体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意志层面体现了一往无前的气概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于辉煌建军大业中上承伟大建党精神,下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用“枪杆子”在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矗立起建军精神的坐标。

  (作者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八一精神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文件·经济
   第08版:文体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财经
   第12版:体育
八一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赓续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
从更宽广的视角探讨八一精神
八一精神的历史方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