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毛江凡 实习生 程 云 文/图
青山环绕,绿水穿城。地处乐平市的众埠古镇,已经走过了千年的时光。建节水缓缓流淌,经年不息地滋养着这片土地,造就了一处“富庶东南乡”。沿着沧桑斑驳、流淌着岁月记忆的古街老巷,我们来到了众埠镇界首村众埠街。
众埠镇因驻地在界首村众埠街而得名,是宋代史学家马端临故里。走进位于老街中心的红十军建军旧址,一座方志敏带领战士冲锋陷阵的红色雕像映入眼帘,他们有的拿着长枪,有的拿着大刀,目光如炬盯着前方,身后红旗招展,旗帜上写着“建设我们铁的红军”的口号,体现了革命者的豪情壮志与奋勇向前的决心。
时光回溯到1929年下半年,中共中央提出“极力扩大红军”的策略。1930年4月,中央军委制定《军事工作计划大纲》,提出了包括建立红十军在内的扩军计划及向中心城市发展的工作方针。同年5月,中共江西信江特委书记唐在刚向中央汇报了赣东北游击区及信江苏区的革命斗争情况。根据中央指示,中央军委长江办事处于6月20日决定:“弋阳、湖口、鄱阳一带红军应立即集中,正式成立红十军,猛烈扩大,以切断长江为主要目的。”
1930年7月中旬,经过唐在刚反复做工作,信江、赣东北两特委终于合并成立新的赣东北特委,并以江西独立第一团为基础,吸收赣东北部分地方赤卫队和第一游击大队余部,在乐平着手编制红十军。同年7月21日编制完毕,22日在乐平众埠街举行建军典礼,方志敏、邵式平、周建屏、黄道等革命先辈在众埠界首村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全军1500余人,下辖3个团,每团编6个连,另编一个特务营。后又扩编为3个旅及特务团,达6000余人。红十军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支红军部队,为保卫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推动全民抗战和中华民族解放作出了杰出贡献。
众埠街马氏宗祠是当年红十军军部所在地,如今成为红十军建军旧址纪念地。宗祠为穿斗抬梁构造,东西回廊,前门楼带檐廊,坐北朝南。走进祠堂内部,两旁的展板上介绍了方志敏等人组建红十军,带领红十军抗战的历程。
众埠镇界首村的妇女小组长张凤芹,多年来义务担任红十军建军旧址讲解员,因为讲解得好,她还成为省“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团成员。她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众埠人,传播红色文化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她说,发生在她家乡的一个个军民鱼水情的老故事,一件件记录革命历史的老物件,还有红军战士舍生取义的精神,牢牢地镌刻在界首村人的心里,也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参观者。
张凤芹说,红十军成立后,首先决定消灭驻赣东的国民党江西警备第一团(曾振翔团),待红三军、红四军进攻南昌时,即向长江边发展,攻取九江。红十军取得了都(昌)湖(口)鄱(阳)彭(泽)的三次胜利战役后,即着手精简缩编。根据斗争形势变化及中央规定的编制方案,缩编后的红十军保留4000余人,周建屏任军长,涂振农任政委。
此后,红十军活跃在闽浙皖赣四省边界,为开辟和保卫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33年1月,红十军改为红十一军。1月25日红十一军南渡信江与中央红军会师,7月编入红七军团。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周围最大的部队,便是红七军团。
1934年11月初,奉命执行“调敌”任务的红七军团,从中央苏区出发进入赣东北根据地,与闽浙赣省军区以地方武装重建的红十军汇合。11月上旬,鉴于敌我形势的恶化,为保存红军实力,中革军委命令红十军与红七军团就地整编,这就是我党军史上著名的红十军团。11月中旬,红十军团转入外线作战,创建浙皖边苏区,并成立以方志敏为主席的军政委员会,领导红十军团,粟裕任参谋长,刘英任政治部主任。
此后,红十军团在国民党军优势兵力追堵下,转战于皖南地区,遭受严重损失,被迫向闽浙赣苏区转移。1935年1月15日,红十军团进至德兴县港头村时,被国民党军截为两段。先头部队1000余人在粟裕、刘英率领下,突破国民党军事封锁线,返回闽浙赣苏区,随后组成挺进师,转战浙南地区。而红十军团主力约2000人被国民党军约20个团的兵力合围于怀玉山地区,奋战7昼夜后,指战员大部牺牲,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兼第20师师长刘畴西等人被俘,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
“界首村作为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创建地,多年来不断整理本地红色素材,挖掘鲜活革命故事,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筑牢红色信仰,赓续精神血脉。”张凤芹说,今天的界首村,把弘扬红十军革命精神作为乡村振兴与文明创建的载体,先后配合各级文化、党建部门投入资金,实施红十军建军纪念馆改造,建成红十军纪念碑、红十军广场及红十军建军旧址游客中心。截至目前,红十军建军纪念馆已免费接待各地游客10余万人次,界首村众埠街已成为全省红色文化的重要宣传阵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