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种草经济”一片阳光

  邹 沛

  对于消费者来说,学会理性对待“种草”是网络时代的必修课

  近年来,“种草”成为网络热词。从各种品牌的口红试色到不同功用护肤品、保养品的推荐,从穿搭分享到零食、餐厅的打卡,“种草”如同空气一般悄然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各个场景,成为一种新的消费业态。

  所谓“种草”,简单来讲,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事物分享、推荐给别人,让更多人喜欢这种事物的过程。在移动互联网的带动下,“种草”从早期流行于一些美妆论坛和社区,逐渐风靡各类社交媒体。在“种草”消费中,品牌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广告,它们和消费者的距离在不断拉近。各类“体验晒单”“试用笔记”不仅可以为消费者购物提供意见和参考,提高消费决策效率,从而更深入地挖掘消费潜力;而且,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一些优秀的新锐品牌通过明星、达人的“种草”,可以迅速提升知名度,打开市场销路,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据统计,2019年,某生活方式分享社区平台用户发布了超过180万篇国货相关的笔记,累计获得来自超过4200万人的3亿次分享和讨论,带动了一批新国货品牌迅速崛起。这种在线新经济的潜力,无论对于实体经济,还是传统电商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蓬勃发展的“种草经济”也隐藏着一些弊端甚至风险。面对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种草帖”,消费者可能会产生冲动消费、跟风消费等不理智的行为,从而引起浪费。某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该平台上36%的用户通过社交媒体获取美妆信息,有7成美妆用户在使用社交平台后会被“种草”。更需要警惕的是,一些网帖打着“种草”的旗号,实则是虚假广告。近日就有媒体曝光,一些平台上所谓“真人试用推荐”的“种草笔记”,其实存在着大量的代写代发团队,用户不需要体验任何的商品,只需复制粘贴商家提供的图文素材,并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下,就可以获得几元到几十元的报酬。原本用来分享好物的“种草”,变成了对消费者的诱导、误导,甚至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营销产业链。这样的“种草经济”,是对消费者的欺骗,也是对网购环境的伤害。

  拨开乱象,还“种草经济”一片阳光,须多管齐下。监管部门应通过信息披露机制、比较机制等措施形成合力,加强对各大平台的管理,对虚假信息零容忍,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种草”环境。互联网平台要守法守规、带头自律,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强化对信誉的经营,对于商家出现的“刷量”“刷好评”行为,坚决反对。同时,要把商家诚信度、资质等作为更重要的参考指标,让“种草帖”回归本真,让体验回归真实。

  “草”有千万种,“种草”须谨慎。对于消费者来说,学会理性对待“种草”是网络时代的必修课。要警惕过度消费、透支消费,特别是对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要多方核实,避免“掉坑”,蒙受损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党建引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第06版:庆丰收 感党恩 促振兴
   第07版:综合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评与论
   第11版:生态
   第12版:点燃全运激情 放飞赣鄱梦想
坚持原则,不当“好好先生”
共创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
家国情怀最动人
“跨省结算”提升群众获得感
“手上老茧”与“烫手山芋”
还“种草经济”一片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