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创新 “赣”出精彩

——第十七届深圳文博会江西展团综述

  本报记者 钟秋兰

  9月23日至27日,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我省展馆突出“红色”主题,以“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高端制造”“文化+贸易”等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新成果,携1500余件展品,展示“红、绿、古、金”四色赣鄱文化魅力及生机勃勃的产业前景。

  今年的文博会为期5天,有2468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加主会场展出,868家机构在线上参展,成果丰硕。展会期间,我省现场意向合作或下订单的企业有百余家,获得订单额达5000多万元;江西省出版集团连续十三次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首次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我省除江西馆主馆外,还单独设立寻乌、南康分馆,整体呈现“靓”“特”“优”“新”的特点。

  红色文化产品“靓”

  本次文博会,我省组织了江西报业传媒集团、省出版集团、省旅游集团、上饶旅游集团等骨干文化企业参展,通过向内挖掘、向外延伸的方式,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前景较好的红色文化产品和内容。

  在江西报业传媒集团展位,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主题,采用实物展陈、视频演示、场景互动等形式,全面生动地展示了报社(集团)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成果。江西新闻客户端、大江新闻客户端等46个媒体平台,以及“365”文化产业布局悉数亮相。展区还重点展示了“江报红培”项目平台,呈现了“江报红培”的精品路线与特色资源,充分体现了报社(集团)依托江西红色资源优势,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做法与成效。

  省出版集团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推出了100余种红色主题出版物、有声读物;赣州推出苏区精神系列雕像、红军系列纪念品等产品;省旅游集团、上饶旅游集团将生活日常小物品与红色文化相结合,让红色文创产品与旅游深度融合,红色文创正跨界“出圈”,吸引游客把“红色故事”带回家。

  “江西用文创产品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故事,感觉非常接地气。”来自河南的张小姐在江西展馆再三流连舍不得离去。

  古色文化产品“特”

  江西展馆面积达369平方米,不但面积大,展品也更丰富。相比去年的线上展,今年新展出的产品有500余件,国家级、省级非遗产品数量增长30%;大国工艺、文创精品、非遗工匠组团亮相。

  “江西搬来了一座‘太和殿’。”在江西展馆入口,一栋长2.2米、宽1.3米、高1.2米,全桧木的“样式雷——紫禁城太和殿木结构模型”(烫样)成为本次江西展馆的爆款。

  该展品采用传统榫卯结构,共有木柱72根、大梁200余根、斗拱3万余个,历时一年半完成。出品方丰和营造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光把它们托运来深圳就花费了不少心思。“没想到‘样式雷’来自江西,这个烫样不仅展现了江西样式雷家族独到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建筑技艺,更展现了大国工匠风范。”来自沈阳的参展商王小姐一边拍照一边对记者感叹。

  在竹制文创区,全网坐拥千万粉丝的“非遗竹编老李”也来了。老李叫李年根,来自分宜县洞村乡山背村,一双手十分灵巧,只要拿起竹篾,就什么都能编,再繁复的竹编产品都找不到一个结。观众边参观边惊叹:“这样精美的竹制品哪舍得用啊!”

  新余市参展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夏布绣,在传统夏布艺术和刺绣艺术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将国画、书法等题材用独创的刺绣语言与夏布材质艺术巧妙结合;来自贵溪的铜錾刻非遗产品,在银和铜的金属质地里闪耀着岁月的光彩。

  “没想到江西居然有这么精美的铜錾工艺,不但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且融入现代生活,值得我们学习。”来自内蒙古的客商当场和展出公司谈起了合作。

  文化科技产品“优”

  本次文博会,我省推选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与科技融合产品,展示我省文化科技发展成就。

  “您戴上这个VR眼镜,体验更好。”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色基因库展区,观众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戴上特制的VR眼镜,就能看到一部生动的井冈山革命史。

  据工作人员介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色基因库围绕开展相关数据采集,进行红色文化数据标注,将各示范基地的陈列品、纪念碑(塔)、出版物、音视频等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按照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统一标准进行结构化存储,以历史事件、英烈人物、感人故事为线索,对红色文化数据进行专业化标注、关联,让观众用眼睛看到“活起来”的历史。

  在教育科普新业态领域,江西出版传媒集团展出了云素书智能办公本、“云向学”智慧课堂和Mini科学院等新媒体终端和科普产品。

  黄金屋科技书屋给现场观众带来智能阅读的便捷。“可分布在街头巷尾的黄金屋,让人看到文化赣鄱建设的决心和科技传播的优势。”来自洛阳的参展商对这个科技书屋点赞。

  文创特色产品“新”

  除了省属文化企业,省委宣传部还组织江西省博物馆、南昌汉代海昏侯管理局参展,带来了神秘而又最具江西历史文化特色的博物馆文创。

  质朴的铜器、古拙的陶具、新潮的马克杯、另类的竹编产品……各种创新有趣的潮玩产品吸睛无数。这是来自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天工开物坊的文创产品。

  这些充满新意的文创产品,立足赣鄱优秀传统文化和江西独特的自然资源,采用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当代文化创意设计,全面呈现新时代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就。

  “越来越多年轻人对工匠精神、传统手艺感兴趣,对具有手工痕迹和精造之物越来越珍惜。近年来,我们研发新品2500余款,在省内5A级景区、美术馆、博物馆以及昌北机场等区域设立了14家文创店。”天工开物坊布展工作人员介绍。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借鉴广东、上海等省市先进经验,积极培育本土文化企业,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省委宣传部文资办相关负责人说,将努力搭建各类文博展会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促进全省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井冈山
   第07版:要闻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乡村
   第12版:视线
携手打造新时代中非合作新典范
传承创新 “赣”出精彩
加强沟通对接深化赣港合作交流
当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排头兵
航空产业盛会在即
推动全省种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VR+制造:消弭“虚”“实”隔阂 提高工业效率
凝聚推进林业四项工作强大合力
发挥海关职能优势助力江西开放发展
中国文史出版社向省政协赠阅书刊
中小学生“四史”知识竞赛举行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