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家瑜
不久前落幕的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有“江西展区门面担当”之誉的样式雷深得大家青睐,游客嘉宾纷纷拍照留念,赞叹江西样式雷工艺的精巧。而在国庆黄金周期间,以样式雷风格独具匠心打造的南昌湾里古民居——明清文化园,同样成了众多游客赏心悦目的打卡地。
样式雷家族第十代传人雷大辉介绍,故宫的太和殿以及江南水乡诸多特色古典建筑,都是样式雷家族设计建造的,它们是建筑美学与工匠技艺的巅峰之作。
古民居明清文化园中的古宅,皆迁自赣中、赣东北,具有明清古建筑的研究和观赏价值,是赣鄱文化的杰出代表。这些建筑多用白墙粉刷,青砖包砌,给人以素雅之感;天井采光,两进三开间,月梁、门楣等处,都有精美的雕刻。梁、柱、檩紧密结合,减少了斗拱的繁复,使得建筑空间更为开阔。经过修缮和保护,古民居再现了明清风貌,凸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这里的住宅院落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据说很多是江西的富豪、孝子和科举进士等人为了避免外来的冲击,不得不聚族而居。比如翰林府这座古宅,确有“钦点翰林”的故事。
屋主方饶生自幼好学,满腹经纶,考中秀才后,却屡屡不中举人,本来并不富裕的家境逐渐没落。为养家糊口,方饶生办起了私塾。在教书过程中,方饶生看着四壁漏风、蚊蝇飞舞的祠堂,感慨万千:如此学习环境,学子们怎么能考上功名呢?他萌生出要为弟子们创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的想法。于是四处筹钱,凑足了钱,又找到一处明媚秀丽、依山傍水的地方建起了这栋古宅。同治年间,他的儿子中了进士,又被皇帝钦点为翰林,这栋古宅也就被称之为翰林府。
园内十栋古宅,分别为大夫第、翰林府、天问府、示介第、富贵第、荣华第、化民府、远和堂、国学堂、梅岭书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栋栋皆有其中的不凡故事,来往游客可以打开手机,扫描古宅大门上的二维码,聆听着屋主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园内大成殿作为中国丝绣、评书文化展示厅和创作研学基地,着力展示梅岭“山间一壶茶,丝绣一枝花,道尽古今事”的文创魅力。为传承赣鄱文化的精髓,他们引进了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赣工陶绣创始人陶丽华和手指画、评书双向非遗传承人黄雪军等。
陶丽华,赣工陶绣创始人,针下人物山水, 精妙传神。精工针法,用则求变,由绣者之心,呈繁简之意。针脚精稳,用色丰富,取材多样,娴熟于借色补色,骋艺于绣绘之间,素有“精、灵、变”三绝之美誉。她的绣品《文嘉茆亭清溪》连续三次参加国展,《春水桃花》被江西省工艺美术馆馆藏,《朱耷作品》被香港艺术馆馆藏。
黄雪军,手指画和评书非遗传承人。怀着对江南烟雨的独特情怀,10岁跟爷爷学习瓷板画、手画。15岁跟舅公学习漆画,后来又到辽宁营口,在老茶馆里拜师学艺,学习民间评书。19岁在江西师范大学攻读美术专业。2018年9月作为双向非遗传承人引进入驻古民居明清文化园,让“活态非遗”成为湾里的一道风景。
在古色古香的明清文化园中,品茶、听戏、赏绣……无须远足,你就能酣畅淋漓地感受赣鄱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