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种啥卖啥到卖啥种啥

订单种植:种出好“丰”景 收获好“钱”景

  徐卫清 本报记者 余 燕

  秋风徐来,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荡漾,形成层层金色波浪。稻田里,水稻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金色稻浪中来回穿梭;机耕道上,张慧杰和稻农一起,忙着装袋、运粮。“这个‘农香32’型是湖南客户订制的,收购价可比普通水稻高出一截呢!”丰产增收的好场景,让张慧杰一脸喜悦。

  张慧杰是上饶市广丰区五都镇兰田村的种粮大户,算是“半路出家”:2014年,看到农业发展态势良好,他毅然退出深耕11年的挖掘机行业,返乡当农民。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防虫……几年下来,聪明好学的张慧杰逐渐从生手到行家里手。稻田长势还不错,拿到市面上虽说不愁销,但卖不到好价钱,这让他心里总觉得不满足。

  转变源于思维的碰撞。2016年,经朋友介绍,张慧杰加入一些职业农民信息交流群,向全国各地的“粮王”与大户线上取经、“云”上学习。这下让他开了眼界、长了见识:自己是种啥卖啥的“随大流”;别人是卖啥种啥的“订单制”,自然是质优价高。看来想在这个领域闯出更大的天地,非转型不可。

  说干就干。从2017年开始,一方面,张慧杰将200多亩稻田分成多块试验田,尝试不同品种种植,努力提升稻米品质;一方面,奔赴全国各大农产品展销会,拓客源、找订单。“客户下单前要综合考量很多因素,如种植规模、土壤肥力、管理技术和稻米重金属含量检测等多项指标。”张慧杰说,为赢得客户的信任,他积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提升专业技能,致力走生态种植之路。经过几年摸索学习,他对生态种植摸出不少门道,订单种植之路也越走越宽。如今,他种植了“黄花占”“甬优”“农香32”等多个优质杂交水稻品种,产品销往广东、浙江等地。

  “订单种植让我们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过得越来越殷实。”张慧杰开心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订单种植稻米的收购价,每吨比常规稻米高出400元左右。为形成更大的品牌效应,他还牵头成立联合社,联合周边几个农业合作社,把800余亩田地统一起来搞种植。“大家一起合作,不但能扩大种植规模,还可以实现机耕农具资源共享,避免重复购买。”张慧杰说,这一增一减间,他每年能增收六七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综合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生态
   第12版:体育
东乡区强攻工业迎来发展春天
崇尚英雄抵制“娘炮”
订单种植:种出好“丰”景 收获好“钱”景
图片新闻
2021江西十大消费品牌评选活动启动
图片新闻
省网络作家协会成立
石城将禁毒知识纳入党务政务培训
吉水15万余亩高标准农田筑牢“丰产粮仓”
图片新闻
南昌特警深入基层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