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华 实习生 陈 珊
在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有一个身兼多重角色的“大忙人”——参与行政管理,他是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开展组织生活,他是不断创新的党支部书记;站上三尺讲台,他是风趣幽默的高校教师;牵头专业建设,他又成为恪尽职守的专业负责人。他,就是我省首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张鹏飞。
土建学院是华东交通大学第一大院,本科教学和专业建设工作繁重,他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办公室加班。多年来,张鹏飞在教学、科研一线岗位上兢兢业业,先后获评“江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华东交通大学“最美共产党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称号。
对于张鹏飞来说,做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更具挑战性。2016年,张鹏飞担任学院教工第二支部书记后,就开始思考如何创新形式,把党务工作和教学、科研等有机结合。他探索了沙龙式、论坛式、分享式等党课模式,让党的理论入脑入心;构建了“互联网+党建”平台,创新“线上推、线下学”模式,使支部党建工作不受时空的限制;创新了主题党日活动形式,鼓励支部党员轮流策划活动,提升支部“自转”能力。
“党建与学术看似矛盾,但其实又是辩证统一的,只要方法得当,就可以达到‘1+1>2’的效果。”说到担任“双带头人”3年来的心得,张鹏飞认为,一方面,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全领域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要以教学、科研工作为抓手,提升党员教师的专业素养,深化党建工作的内涵。在他的带动下,支部的党员教师都把在党建、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目标而努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融合、双提高。
在当好党支部书记的同时,张鹏飞还身体力行在科研上发力攻坚,先后在高速铁路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监测、分析和设计平台构建,高速铁路无缝线路长期实时监测分析系统研发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