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迎来建院20周年。20年来,学院恪守党的教育方针,深刻研究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上苦练内功,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校情和时代特征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路子。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做到“四个聚焦”
聚焦高位推动,做好顶层设计,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融入党委年度重点工作和一般工作全要素,确保头雁效应学习实效。学院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省委教育工委关于高等教育的会议精神,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制定印发相关实施方案和工作任务表,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细化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工作分工,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党的教育方针在学院走深走实。坚持高位推动和顶层设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上率下,确保头雁效应学习实效。
聚焦上下联动,做好学习传导,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融入部门工作评价体系和督察过程全角度,确保上下恒温学习实效。学院把理论学习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学习要求等方面,进行多形式、全方位深刻学习,层层传导压实责任,切实做好任务传导。
聚焦体系打造,做好多维联动,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融入办学治校和立德树人全过程,确保全员覆盖学习实效。学院形成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总支、党支部、普通党员、党外师生五级学习教育体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党总支全面学、党支部集中学、普通党员自主学、党外师生主动学,并通过校外专家、院长书记、党委委员、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将五级学习教育体系有机串联,实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深学细研中坚定理想信念。
聚焦学以致用,做好为民办事,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融入日常工作和业务服务全领域,确保知行合一学习实效。学院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基层急难愁盼问题,列出任务清单,真抓力行,履职尽责、求真务实,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搞遥控指挥、不做甩手掌柜,亲力亲为,为师生办实事;鼓励教师党员建功立业,围绕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引导教师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团结带动全院教职工干事创业,推动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用好“四个抓手”
以思想引领为抓手,着力树牢理想信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知行合一的前提是思想引领工作到位。学院积极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教育形式,确保党建引领工作发挥实效。一是周密部署、提前规划。组织学院领导和师生党员聆听重要讲话,第一时间组织大家谈心得、说体会、讲感悟,鼓励全体师生在学习中升华、内省中完善、实践中感悟。二是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习、带头实践,不断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领导干部冲在一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打造各类信息化平台,发挥网络优势学,开展系列线上学习、线上答题、线上探讨;打造常态化学习平台,日日学习、周周研讨、月月总结;打造立体化学习平台,做实立体化联动动作,增强树牢理想信念的实效,做到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部分与整体的融会贯通。
以阵地引领为抓手,着力强化战斗堡垒。学院以师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推广为抓手,以师生支部特色活动为载体,以师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为切入点,筑牢支部堡垒阵地。一是做好党员发展平台。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以支部为平台,打造“党员之家”,结合不同部门、不同系部师生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党支部会议,切实提升学用结合能力。二是做好表彰先进工作。组织开展“七一”表彰大会,表彰先进党总支、先进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引导师生党员向受表彰的优秀单位和个人学习,凝聚奋进力量。三是做实支部堡垒建设。各师生党支部通过个人自学、线上研讨、书写感悟、社会实践、展望未来,学思用结合、知信行统一,用实际行动帮助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在各类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
以组织引领为抓手,着力汇聚发展力量。学院将“三全育人”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增强“大思政”格局合力,实现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支部建设、教师成长、学生成才“三融合”。一是发挥党委统筹作用,以党委牵头,组织各类党员教育专题读书班,邀请知名学者专家进班授课。二是发挥党委委员联系作用,鼓励党委委员与各党总支结对联学。三是发挥党团组织影响力,深化沉浸体验式学习,拓展形式,号召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把理论学习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深入对接,各系部、各专业积极开展研学活动。
以行动引领为抓手,着力做好为民办事。以学导行,以点带面,在行动引领中发挥示范效应,着力为师生办实事。一是组织工作推进会,既把握学院发展大局,也了解基层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总结工作情况,研究、预判、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列出任务清单,规定完成时限,制定验收标准,切实为师生办实事。二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解决供需矛盾为突破口,因时制宜完善育人体系。学院党政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势而新、因时制略,根据国家和社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打破旧的学科专业模式,适时调整、新增学科专业。三是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持续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师生人文关怀不断增强,不断完善困难师生帮扶体系,努力提高师生服务水平。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导向
做好“五育并举”
坚持解放思想,引领发展方向。只要有利于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事情,学院都会积极探讨研究,认真扎实主动落实。学院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坚持实事求是,鼓励尝试、尊重创新。学院一直秉承“不唯名、不唯利、只唯实”的思想,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注重实效;坚持科学定位,坚决从政绩工程中解放出来。学院切实把握自身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着力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符合自身办学定位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育人实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高等院校作为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的主阵地,理应深刻体会新时代对人才评价、选拔和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从理念认识、管理机制、选拔过程等多个维度,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推进思政育人体系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招生就业体系改革等五项改革,极大释放体制机制的推动力,干部素质能力和教职工队伍活力明显激发,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效果不断提升。
坚持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新时代赋予“五育”新的内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学院通过加强学校顶层设计,坚持“五育并举”,不断朝着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而努力。
学院强化思想导航和价值引领,通过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将党建引领、思政教育、青马工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等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立大志、入主流,有大爱、树大德,讲奋斗、做奉献。坚持以智慧人。学院通过专业知识、课外实践、校园文化、红色走读、三下乡、志愿服务、打造“五色南湖讲堂”等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学习,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坚持以体健人。在运动会、各类体育赛事、体育课程、日常健身锻炼中,让学生充分享受乐趣、强健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坚持以美化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学院通过艺术作品展、名家书画展进校园、校园摄影大赛等,让学生从发现“生活美”到净化“心灵美”。坚持以劳塑人。将劳动教育确立为教育的目标之一,意味着国家对劳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更明确清晰的定位。学院通过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爱心社团、敬老院帮扶、寒暑假爱心支教等活动,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在创造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才干、锻造品格。(张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