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倩
当前,信息化、数字化正助力社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不断走向深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依托社区数字化平台和线下社区服务机构,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生活服务、社区治理及公共服务、智能小区等服务”。充分利用智能互联技术为基层社区治理赋能,着力提升智慧社区治理效能,有助于夯实基层社区治理的根基,实现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等治理目标。
整体规划,加强顶层设计。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制定操作性强的智慧社区建设整体方案,全面推进符合本地实际、满足居民需求的智慧社区治理实践。加大智慧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巩固前沿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社区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社区信息传播、危机监测、舆情预警的能效性。不断建设和完善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管理社区居民智能化程度,制定大数据采集、管理、开放、应用等标准规范,实现跨平台的互联互通,全力打破信息孤岛,充分发挥数据资源的最大价值。
精准发力,聚焦群众需求。坚持实事求是,围绕居民的真实需求、基层实践的治理逻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切实将相关软硬件设备运用到为百姓解决“痛点”“难点”“堵点”,提高社区居民服务的质量及水平。比如,构建基层智慧社区治理服务平台时不能简单复制已有模式,应更多照顾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水平,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的实际需求,重视对信息弱势群体的帮扶与培训,使其享受到智慧治理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打造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充分保障居民个人信息安全。采集和利用基层数据资源时,须高度重视数据安全性和公民个人隐私权保护问题,加快制定关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保护、数据产权归属等规章制度,明确数据拥有者、使用者、管理者各自的权责归属,从根本上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优化队伍,提升治理水平。智慧社区治理要聚焦时代特色、融入创新元素,不断推陈出新,这就需要培育与时俱进的专业数字化研究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基层骨干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智慧社区治理涉及大量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社区治理团队必须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技能。因此,要针对智慧社区的运营情况,对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进行培训,同时,构建社区治理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实现团队能力的可持续提升。另一方面,要引导智慧社区治理团队转变工作理念、端正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民众的能力,全面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工作理念,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