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映晚霞红满天

——看新余探索“党建+颐养之家”养老新路径

  本报记者 邹宇波

  近年来,新余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全市农村和城市社区建设颐养之家,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走出一条符合群众需求的城乡养老新路子。该做法先后在全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培训班和国务院老龄委有关工作会议上作为经验介绍。

  暖心之举,为留守老人搭建一个“家” 

  初冬时节,清晨的迷雾还未散去,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花田村颐养之家旁边的操场上传来阵阵笑声,循声而去,只见20多位老人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场景温馨又热闹。

  “我们这群老人在一起真是开心!”84岁的刘兰芳老人爽朗地笑着。“以前一个人在家吃饭,常常为做饭犯愁,家里也是冷冷清清的。现在大家一起在颐养之家吃饭,不用自己劳累了,互相还有个照应。”

  临近中午,老人们陆续起身回“家”吃饭,饭桌上红烧肉、香菇炒鸡、冬瓜等菜品丰盛,中间还摆了一个生日蛋糕。恰巧当天颐养之家为11月份生日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吹蜡烛、吃蛋糕。这样的暖心之举是全市颐养之家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新余在城乡建成736个颐养之家,惠及农村老人1万余人,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有需求老人全覆盖。

  党建引领,政府与社会同向发力

  11月11日,分宜县钤西街道泉塘社区颐养之家正式开伙。社区老人们早早来到颐养之家,参观“家”里的用餐室、休息室、图书室、室外活动场等,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夏侯文萍告诉记者,社区目前有“入家”老人13人,通过购买餐饮服务的方式,每日送餐至颐养之家的集中用餐点,用餐老人每月只需缴纳350元就能在颐养之家享受一日两餐的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以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随着在农村推行的“党建+颐养之家”模式日渐成熟,去年,新余市又把在农村颐养之家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方法,改良移植到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全面推进城市社区颐养之家建设,先后在城市社区建成76个颐养之家。

  作为一项普惠性养老的民生工程,颐养之家的办家资金如何保障?该市严格控制颐养之家费用总支出,想方设法在伙食、人力、水电等成本上节流,让基层承受得起,老人负担得起。同时,通过在全市营造孝亲敬老的浓厚氛围,大力引导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到颐养之家建设中来,常态化开展捐款捐物、走访慰问、志愿服务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8家商(协)会参与颐养之家建设,累计捐款3000多万元。

  通过立法,规范促进颐养之家发展

  今年7月,《新余市颐养之家条例》在新余正式施行,此举标志着该市颐养之家的运行已纳入法治轨道,实现了从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将更好地规范和促进颐养之家的发展。

  在开展《条例》立法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六个专题调研组,对全市范围内居家养老服务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询意见建议,并坚持问题导向,着眼解决颐养之家发展中的“钱从哪来、由谁来管、怎么管理”等突出问题,明确政府职责和主管部门工作要求,形成工作合力。

  新余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科科长张妍介绍,《条例》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各方面保障措施,比如为“入家”老人提供餐饮服务的食堂、企业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等制度,让老人能够放心“入家”、安全“入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鄱阳湖周边高压电塔上频现大型鸟巢,护鸟志愿者悉心守护,上演了一出和谐温馨的——~~~
~~~——看新余探索“党建+颐养之家”养老新路径
~~~
吉水固洲村:~~~
~~~——江西财经大学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纪实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昂首奋进新征程 接续奋斗再出发
   第06版:资讯
   第07版:视线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评与论
   第11版:资讯
   第12版:体育
东方白鹳“安家”记
爱映晚霞红满天
家居小镇美如画
好一个“无废村”
走出象牙塔,让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广昌县“三提升”夯实平安建设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