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龙峰
城乡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重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对城乡发展关系问题高度重视,反复强调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江西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崛起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提出,要“以融合共进为路径,促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区”,明确了新发展阶段理顺我省城乡区域发展关系的具体路径。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更加充分,要用更扎实的举措,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江西经验”,提供可复制、能推广的“江西模式”,不断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树立系统思维。融合发展是城市和乡村从“中心-边缘”结构走向相辅相成、共振发展的过程,农村不再是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供应库,不能是一片“落后”“凋敝”的景象,而应是蕴含着新动能、洋溢着新活力、对城市甚至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效应的战略空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牢固树立“一盘棋”的理念,坚持融合共进的方向,着力增强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均衡配置,更好地构建城乡之间的相互促进机制。要及时总结我省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经验,部署开展打造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区专项行动计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产业结构,构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协同机制。
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指挥棒”,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发展的成效。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要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实现城乡发展协同共进、联动发展。要以居民收入均衡化、生活环境高品质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福利趋同化为主攻方向,让城乡居民享受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让城乡居民共享“好”与“美”的高品质生活。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出台更多推进市民下乡、农民进城的创新举措,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行动,形成激发多方参与的融合发展格局。
强化精品意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争创一流。省委提出要积极探索针对性原创性差异化的改革路径和方式,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能推广的“江西模式”,体现了高度的行动自觉。要坚持高规格推动、高标准规划、高质量供给的原则,从工作机制、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等方面统筹谋划、系统发力,提高发展的品位和质量,推出具有江西特色的经验和模式。要把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评体系,激发各级政府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锚定共同富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根本在于构建城乡发展共同体,推动城乡迈上共同富裕之路。要探索革命老区走好新时代共同富裕之路的方式方法,围绕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居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出台扎实举措,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群和相对落后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要充分激发和传承红色基因,加大城乡文明创建力度,打造中部地区精神文明创建高地,推动物质和精神双富裕,助力我省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
(作者系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