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涉企服务“一链办理”专区,涉企事项办理时限从21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在全省率先上线“惠企帮”政策兑现平台,为企业减负135.2亿元;组建高端创新创业平台,为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提供硬核支持……南昌县营商环境始终处于优化上升的通道之中,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强劲。2021年前三季度,该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878.8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一。
从企业“全城跑”到政府“跑全程”
——“好快准”服务让企业更省心
走进南昌传化智联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的厂房,全省首条重货自动分拣生产线正在忙碌运转,全国各地的大件货物在这里更“快”更“智能”地被分拨至目的地。“南昌县安排专人专班对接服务,项目从建设到运营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南昌传化智联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学成说,原来办理施工许可证至少需要1个多月的时间,这次2天就拿到了,南昌县“容缺审批+承诺制”服务,让项目前期审批时间大大缩减。
如今,跑多个部门、盖多个公章、走多个流程已成为过去。南昌县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县级行政审批局,审批时限平均压缩了35%,“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办件量超过85%。同时,该县大力推行“六多合一”“容缺审批+承诺制”等审批制度改革,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最大限度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现在的南昌县,从项目洽谈到引进、建设、投产全过程,都有专人跟踪服务,全程“定制帮办”,实现了“一门受理”“一窗通办”。
落户小蓝的江西百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需要准备多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南昌县(小蓝经开区)为此提供一站式服务,涉及的市监、税务、环保等部门实行并联审批,为企业减少了不少麻烦。“在各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就拿齐了所有的证明材料。”该公司董事会秘书华秋根说,南昌县(小蓝经开区)的服务很给力。
为了让服务更精准高效,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实行领导“挂帅”、干部“挂牌”、服务“挂网”的服务模式,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县(区)领导挂点服务重点企业、属地干部挂点服务全域市场主体的“护航行动”,进行诉求有收集、问题有办理、服务有跟踪、效果有反馈的闭环管理,实现了市场主体服务全覆盖、无盲点。
从“真金白银奖补”到“为企业找订单”
——贴心服务助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对于企业来说,资金流就是“生命线”。南昌县密集出台在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上市奖励等方面的惠企政策,并强化“刚性兑付”,进一步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百事饮料(南昌)有限公司因企业管理层变更后部分信息不对称,一直未去申请可享受的扶持资金。小蓝经开区财政局在入企“送政策”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帮助企业申请到300多万元扶持资金。“不仅主动‘送钱’,拨付速度还很快,实实在在为企业着想。”该公司财务总监颜长平说。
南昌县变企业“上门找政策”为政府“上门送政策”,并在全省率先实行惠企政策兑现帮办代办工作,上线“惠企帮”政策兑现平台,让企业与政策红利不再“擦肩而过”,保障惠企红利不在实施层面“卡壳”。近三年,该县拨付了687户(次)企业扶持资金,共计50.1亿元。
“企业引进来后,奖补资金及时兑现是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的必要举措。”南昌县商务局副局长刘春云说,南昌县不仅有兑现的经济硬实力,更有兑现的好平台。
同时,南昌县还运用融资担保、财园信贷通、园区租赁贷等融资模式,为企业送去“金融活水”,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其中“财园信贷通”累计发放1200户(次),累计发放贷款73亿元。该县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设立规模达30亿元的全省首支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南芯基金,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2019年,江西百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想进一步拓展本地市场,并在小蓝经开区领导来企挂点服务过程中表达了这一想法。“很快,挂点领导就协调县教育局、莲塘一中等有关领导与我们座谈。”华秋根说,从提出诉求到介绍产品、对接需求、订单落地,前后不过3个月的时间。
南昌县(小蓝经开区)不仅部门联动“为企业找订单”,更是倾力为企业“找人才”。该县在全省率先成立校企合作联盟,深入推进政校企联动招工、订单式培养人才等工作,年均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近万名。
以企业“合作人”的心态和姿态服务企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南昌县正加速为企业铺就成长“快车道”。
从“搭平台引凤栖”到“花开蝶自来”
——好环境吸引好项目争相落户
在各地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大环境下,南昌县除了提供好服务、好政策,从“外”为企业强化发展支撑外,还更加注重助力企业练“内功”。
该县利用平台思维、市场思维集聚高端资源,促进区域高校院所与企业耦合互动,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构建创新发展新生态。
据介绍,南昌县投入近10亿元,先后引进组建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同济大学南昌智能汽车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七大科研平台”,建立院士工作站14家、博士后科研平台1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以不断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
创新创业基地、留创园、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金湖科创小镇、金融创新服务区等一批低成本、便捷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平台,已成为南昌县吸引、孵化优质企业和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
南昌市芯合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在“遇见”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后,公司研发团队在半导体芯片封装技术研发上的难题迎刃而解。“是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把我们企业孵化出来的。”该公司总经理纪爱民说,企业2020年注册,如今已经实现量产,并陆续接到上市企业的订单。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哪里营商环境好,企业就往哪走、资金就往哪流、项目就在哪建。南昌县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一批批在外创业的昌南乡贤接踵返乡、创新创业。
2019年,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番考察,最终选择在南昌县新建一个投资约60亿元的项目。“有乡情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家乡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环境最终促使了项目的落地。”该公司董事长舒宏瑞说。
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坚定了客商落户南昌县的决心与信心。2021年,投资106亿元的中南高科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投资52亿元的赫拉珊迪血液透析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项目、投资50亿元的无锡济煜新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投资50亿元的昌南数智科创中心项目纷纷落地,展现了南昌县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南昌县将坚持对标一流,学习借鉴全国成功经验、先进做法,结合县区实际,持续推出改革创新举措,让更多优质企业愿意来、留得住、有发展。”南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向塘开发区党工委第一书记付向宇说。(汤林云 胡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