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提升群众司法满意度

  本报记者 杨 静 实习生 何嘉欣

  “一通电话,解决了我4年的心病!”近日,扶贫款账户得以顺利解封,南昌市民胡某如释重负。 

  4年前,胡某因拒缴商铺租金,被某商城诉至法院。法院根据商城的申请冻结了胡某名下包括扶贫款拨付在内的账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胡某拨通了赣法民意中心的热线电话,中心将工单流转至承办法院。在核查属实后,承办法院对胡某扶贫款账户予以解封。 

  群众的小事尽心办好,群众的难事尽力办实。2021年,省高级人民法院找准司法服务中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确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项目清单,逐一落实工作举措,全面提升群众的司法满意度。

  老百姓的烦心事,就是改革的突破点。2021年4月,全省法院赣法民意中心上线试运行,5月正式上线。中心集成来电、来信、来访、网络等立体化诉求表达渠道,覆盖全省法院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各环节,集办事、反馈、评价、整改、监督于一体。中心成立以来,接待处理群众各类诉求18.4万余个,同比增加30%。其中,95%的诉求一次性办理到位,对于不能即时答复解决的,建立分派工单1.6万余个,群众对工单办理满意度达98.6%。

  胜诉当事人的权利不能及时兑现,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为此,省高院出台《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和刑事自诉案件有关问题解答》,指导全省法院办理打击拒执犯罪案件;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协调配合,开展“猎狐2021”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被执行人规避执行违法行为。2021年,全省法院共办理各类执行案件32.47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67.86亿元,让胜诉群众的“纸上权利”变成“真金白银”。

  人民法庭是扎根乡村的“桥头堡”,更是服务基层百姓的“神经末梢”。全省法院以推进人民法庭一站式建设为中心,集中开展预约立案、巡回审判、以案说法、多元调解、法治宣传教育、困难群众帮扶教育等系列活动,为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提供高水平司法服务。全省人民法庭4年收案48.5万件,结案48.3万件,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如何立足发展大局,让为民办实事呈现新的“打开方式”?各级法院用行动给出答案。创新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执行方式,推行“环境损害裁判五结合法”裁判规则,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加大行政案件巡回审判力度,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减轻群众诉累;开展“司法救助回访”活动,巩固司法救助工作成果,增强涉案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群众办实事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粮食总产438.5亿斤,连续9年超430亿斤
~~~——2021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在我省引起强烈反响
~~~
~~~
~~~——2021年我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8版:民生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我省农业去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减负增效强基层 轻装奋进新时代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实干笃行奋楫争先
“智”造
全面提升群众司法满意度
深情礼赞百年风华 携手书写赣鄱华章
在服务大局中体现检察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