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家骏 姚金海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扩大内需的重点。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消费已经跨入扩容提质的新阶段。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深入实施商贸消费升级行动,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场。新征程上,我省应主动作为,抢抓机遇,以促进商贸消费为重要抓手,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有机结合,稳住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优化提升消费平台载体,加快形成省内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和外部消费需求加速聚集的新局面,助力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
完善收入分配,激发消费意愿。进一步完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切实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是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前提。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加快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稳固消费的基本盘。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络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使大家愿消费、能消费、敢消费。在统筹地方财政实力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消费券的精准投放,最大限度地发挥消费券对消费的激励效果。注重金融对消费的催化作用,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低息消费类贷款,促进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品以及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开发康养旅居、生态研学等休闲观光旅游新业态。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释放假日经济活力,带动景区周边餐饮文娱、酒店民宿、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
聚焦数字经济,挖掘消费潜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衍生出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升供给质量;加强需求侧管理,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深入实施商贸消费升级行动,不断探索个性化、体验式、互动式等新消费模式。充分挖掘“宅经济”消费潜力,培育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线上经济的市场潜力。发展数字文旅产业,开设线上红色文旅服务,支持博物馆、文化馆、旅游景区利用实景直播、全景VR开展“云观展”“云观演”“云旅游”。进一步发展网络直播新业态,引进专业化直播运营平台,帮助主播提升自身素养和水平,促进网红经济健康发展。鼓励传统零售行业“触网”转型,引导和扶持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线下零售实体与线上直播销售互动对接,打造沉浸式的数字消费新场景。
促进商贸流通,打通消费堵点。打通消费堵点、痛点,是释放消费需求和潜力的基础。要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打造高能级区域性消费中心,形成一批辐射中部乃至全国的消费高地。促进电商企业对接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积极培育跨境电商新业态新模式,拓展“丝路电商”全球布局。积极发展空铁、铁海、河海等联运模式,打造通畅便捷的国际商贸通道,健全跨境电商物流链和生态圈。打造促流通扩消费新平台,鼓励企业通过“赣货通全球”等专业性展会和国际化大型商品交易平台打造外贸新格局。加强城市末端和乡村物流网点建设,提高物流网络智能化水平,构建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进一步降低县乡物流成本,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互动。加快完善乡镇商贸基础设施,推动乡镇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下沉至乡镇一级,发展订单农业、直采直供等农产品销售新业态。
强化市场监管,筑牢消费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的保障。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常态化的线上线下质量巡查执法机制,加大对消费领域中制假售假、哄抬物价、侵犯产权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畅通线上线下购买商品的退换渠道,督促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使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舒心。完善商品或服务的售后评价机制,引导平台企业实时公布餐饮、网购、医疗等重点领域的消费后评价信息,推动消费领域企业信誉评价体系建设。顺应新型消费的发展规律,创新监管模式和提升监管水平。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制定“负面清单”和“免罚清单”,为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提供法律及制度保障。加快出台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领域的相关配套法规条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部门间协作水平。强化社会监督作用,建立政府、消费者、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消费共治体系,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均为中共江西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