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减煤增“数”

——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安源区青山镇农民在直播卖土鸡。本报记者 曹诚平摄

  王春燕 本报记者 曹诚平

  “欢迎大家来到野猫洞土鸡直播间。我身后这片山林就是山地鸡的生长环境,我们的鸡是原生态放养,鸡肉味道非常鲜美。”每天上午,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光辉村农民吴检明都会带着直播设备来到山上,直播销售自家养的山地鸡。吴检明告诉记者,他每月网络直播收入在5000元以上,土鸡、土鸡蛋供不应求。

  如今,青山镇涌现出许多像吴检明一样的新型农民,他们将数字赋能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在青山镇,电商、农民主播、拍短视频成了村里的时髦话题。

  “这是今年新采的蜂蜜,农民直销,35元一斤,大家可以扫二维码下单。”今年64岁的朱增义是一名有着40多年养蜂经验的老蜂农,通过直播带货形式,他开始给自家蜂蜜贴上二维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青山镇曾经是萍乡市的产煤重镇,近年来,随着国家去产能政策的实施,一批煤矿关闭退出。减煤之后,如何实现产业转型?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数字+”现代农业模式,一批发展潜力十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起来。

  走进安源区“慧农选”电商平台线下体验店,各种各样的农产品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这些老鸭、土鸡、凉茶和盐果子都是我们合作社产出的,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青山镇温盘村萍温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温玉新对店里的农产品如数家珍。

  温玉新告诉记者,店里70余种农产品都是从600多户农户手中收集过来的,其中包括300余户脱贫户。合作社对这些农产品统一进行加工、包装后,再通过“慧农选”电商平台线上销售。2021年,该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额达到300万元,合作社内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青山镇还以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平台为载体,将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将政务服务、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青山镇+电信网络电视平台”覆盖农户3000余户,让群众无论身处何方,都能随时随地查看自家情况。“现在全家出门玩几天,一点都不担心,在手机上就能看到家里的情况。”村民郑丽用手机查看数字乡村信息平台时高兴地说。

  广阔的农村市场,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回乡创业。目前,青山镇正在积极培养打造一批农民“网红”,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开展电商技能培训,营造“数字+人才”的良好环境,让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省力争年内实现快递员工伤保险全覆盖
~~~——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
~~~
~~~今年新开工面积要占总建筑面积的30%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天下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综合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专题
   第12版:公益广告
快递员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出台
减煤增“数”
乐享春光
我省首个村级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小组成立
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
图片新闻
“我是文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