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本报记者)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在联组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准确把握我国发展中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定发展信心,强化职责使命,主动担当作为,持续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零距离感受鼓舞人心的力量,让胡汉平、刘木华、上官新晨三位全国政协委员心潮澎湃、倍感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说,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要继续巩固拓展。这些话字字铿锵、句句有力,深深刻在我们脑海里。”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胡汉平说。
作为农业界别的委员,多年来,胡汉平所提提案大部分聚焦粮食生产、粮食安全话题。胡汉平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紧抓粮食生产不放松,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总书记对粮食安全的深刻阐释,让我对粮食安全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表示,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感到责任更加重大、方向更加明确,今后要在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的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方面持续发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农业一线生产。
让全国政协委员、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上官新晨记忆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与一名来自海南的政协委员展开互动交流,问得很具体、很细致,让在场委员深受鼓舞。
“鼓舞振奋的同时,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今年参会,上官新晨带了一份关于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他说,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是产业振兴,核心是人才振兴。我们要切实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选拔和支持一批涉农高校发展农村社区教育、职业教育,让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人才辈出、活力迸发。
如何保障粮食安全,是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近年来重点研究的课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后,李秀香深有感触地说,仓廪实,天下安。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世界粮食市场带来影响,更让人体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李秀香说,江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两个省份之一。江西粮食产业唯有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粮食产能,才能更好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从大学生村官做起,全国人大代表、九江市柴桑区新合镇镇长李洪亮扎根乡村已整整十年。长期在一线工作,他对推进乡村振兴有着自己的感悟。
“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李洪亮说,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合镇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争创“五好文明家庭”、推动移风易俗、弘扬优秀乡贤文化等举措,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民生情怀,传递民生温度,让我省各地干部明确了努力方向。
南昌市西湖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张武松表示,将积极探索建设多元化、立体化的养老服务网络,新建一批嵌入式养老院、居家养老站点和社区老年人助餐点,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大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水平。
九江市濂溪区新港镇党委副书记曾庆龙表示,新港镇将持续推广“党建+颐养之家”服务模式,加大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投入,让群众生活安心、放心、暖心。
“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牵挂,让各地干部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鄱阳县民政局局长王中杰表示,将加大对无人抚养儿童、孤儿、生活困难和重度残疾人的服务保障,做好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养尽养、应帮尽帮。
鹰潭市余江区残联理事长张书建介绍,2021年,该区为300余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家庭无障碍改造,组织120名残疾人参加了种养殖、插花技术、糕点烘焙和制作等实用技术培训班。今年将继续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帮助更多残疾人增加劳动技能、增强致富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