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诚平
据报道,某地近日将市县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电话号码向社会公开后,有媒体求证发现,部分电话为话务员代接。
近年来,各地各级党委政府部门通过网络、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方式,不断畅通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回应民生关切。群众有什么急难愁盼,再也不用担心反映无门。
但是,由于12345政务服务热线都是由话务员统一接听,将问题分类后,再派发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也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畅通,遇到问题时出现扯皮、踢皮球的现象。如果电话是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接听,靠前指挥,一线推动,那么一些问题特别是老大难问题,解决起来力度就会大很多。
公开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电话,就是为了让他们更加直接地了解群众诉求,而如果还是由话务员统一接听,那么也就违背了公开电话的初衷。
诚然,一个地方少则数十万人,多则数百万人,群众的诉求五花八门,如果每一个来电主要负责人都亲自接听,每一个民生诉求都亲自解决,精力确实有限,可能会耽误其他更重要的工作。但是,既然下决心公开了电话,那么就要言必行,行必果。很多群众打电话反映问题,就是冲着主要负责人亲自接听来的,如果还是让话务员代接听,那么就会失信于民。
公开了电话,却又不亲自接听,还是将群众来电当成负担,当成“骚扰”。其实,要想减少群众来电,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接电话。只有民生诉求表达渠道越来越畅通,问题才会解决得越来越快,群众来电就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