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分日:趁取春光一半

3月14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小鸟在樱花树上栖息。 新华社发 (黄晓海摄) 新华社记者 张曼怡制图

  新华社记者 王悦阳 张志龙 杨 驰

  节气里的中国

  3月20日,当太阳直射赤道,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如期而至。这天,昼夜平分,此后白日渐长。

  “水缓山舒逢日暖,花明柳暗貌春分”,在平仄的诗句里,春分那天有和煦的风、日渐回暖的天气和莺飞草长。今年的春分前北方却降下“银霜”,素雪挟卷着未尽的寒冷,一路穿庭飞花。

  雨雪掩盖不了盎然的春意。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赏一片繁花、品一杯春茶,静待白雪消融、绿意重新点染枝桠。

  繁花似锦·春意闹

  春风吹拂着摇曳的柳丝、吹开花枝上的落雪,忽见花朵长出新蕊、草木生出嫩芽。“桃红李白迎春黄”,似锦的繁花,成为清冷单调雨雪天气里的色彩。

  繁花中迎来春分,有些习俗保留至今。古时,帝王曾于春分时“祭日于坛”;近年来,北京日坛公园在春分时节再现清代日坛祭日典仪。过去,“川上良人放纸鸢”,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期盼;现在天气晴好时,人们也会走向户外、放飞风筝。从前,“春分竖蛋”代表昼夜平衡;如今,这一习俗被带进学校,成为传授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课堂教案”。

  “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生,三候始电”,春分有三候。此时,南方越冬的燕子飞回北方,衔草含泥筑巢安家。春分时节雨量渐多,有时还会伴随着雷声和闪电。

  从春分开始,白昼越来越长,万物生长,春天向着深处走去。

  白日渐长·春耕忙

  “春分后,白天时间都要长于夜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开始有一种紧迫感。”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周兵说。

  春分是农耕的重要时节。在北方,小麦起身;在南方,早稻育秧正当其时。田野间,繁忙的身影攒动着,正在书写希望。

  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山东多地冬小麦播期延迟、晚播麦面积较大,弱苗比例高于往年。眼下麦苗正逐步起身拔节,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节,“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当地市县农技人员常来田野间指导,为麦苗促弱转强、抵抗寒潮低温等出谋划策。

  广西象州县运江镇都莲村开始了新一轮育秧工作,村民们正开着大型拖拉机开犁耕地。

  农谚里说,春分有雨是丰年。在雨雪天气中迎来春分,满怀丰收的期待。

  春茶春菜·品温暖

  春分时节要啜茗品茶。这时候的绿茶,叶芽肥嫩、叶片柔软、齿颊留香。啜一口绿茶,仿佛品尝到了鲜活的春天。茶园吐绿,嫩芽争春,浙江、贵州、云南等地开始采摘春茶。

  春分时节要吃“春菜”。韭菜、香椿、莴苣、芥菜等时令蔬菜,此时最为鲜嫩可口,春天盎然的生机在咀嚼中呼之欲出。

  当前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但是城市间的紧急驰援、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的“加班加点”,让隔离中的居民们仍能品尝到这一口“春菜”的新鲜与生机。

  疫情当前,沈阳铁路紧急运输1.9吨蔬菜驰援吉林;多地为封控居民提供“蔬菜生鲜包”,志愿者们在风雪中接续奋战,将新鲜的蔬菜送到每一户居民手中;各地畅通生活物资运输渠道,全力保障“菜篮子”供应。

  这个春天的蔬菜,格外温暖。

  饮一杯春茶,尝一口“春菜”,坚信疫情散去、阳光明媚的“春天”终将到来!

  (据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打好夏粮丰收仗
中国在土耳其参建的世界主跨最大桥梁建成通车
中国代表敦促乌克兰生物安全问题相关当事方作出澄清
春分日:趁取春光一半
俄罗斯3名宇航员抵达国际空间站
美国新一代登月火箭首次公开露面
叙利亚总统十多年来首访阿联酋让美国“很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