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的号角已经响彻赣鄱大地。今年以来,南昌市红谷滩区紧扣双“一号工程”,密集打出“组合拳”,力破限制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今天,走进红谷滩,你会发现,审批更快了,服务更优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更高了。
数字画像 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提交电子执照、法人信息,在‘赣服通’惠企兑现线上平台完善注册信息后,打开‘AI政策宝’功能,随后点击‘政策搜索’,符合我们的科技类、工信类的政策就会自动弹出。”江西中直新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春燕说。
1分钟内,经过大数据算法和AI技术分析后,通过智能解析、精准动态匹配功能,张春燕就完成了“企业精准画像—政策智能匹配—一键链接政策兑现平台”的全流程。
除了“AI政策宝”等功能,“赣服通”红谷滩区分厅惠企兑现线上平台还配置了一站查询、精准推送、在线申报、资金直达等功能,对惠企政策、企业需求、企业画像进行拆分,建立涵盖120余项要素信息的标签库,开辟了惠企政策掌上兑现新渠道,红谷滩区也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突破性提升。
此外,“赣服通”红谷滩区分厅还依托“数据共享+智能分析”,率先推出了一批“主动办”事项,变“马上办”为“主动办”。比如,系统通过数据比对、精准预判,筛选出即将到期的证照相关信息后,会点对点向企业主动告知、定向推送,并引导企业群众在线办理,避免因错过办理时间而发生证件过期、年检不合格等情况。
全程帮办 实现从“人找单位”到“单位找人”的转变
“门不清、路不熟、来回跑”等问题,是曾经一度困扰大多数企业办事员的痛点、难点。如今,在红谷滩区,这样的问题已不复存在。
对此,传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财务主管刘惠深有体会。为鼓励楼宇经济发展,红谷滩区于去年推出了楼宇奖励政策。这两年来,刘惠都在负责为公司申报该项奖励。然而,去年和今年的申报过程,完全是两个样。
“去年申报时,全是我自己在跑,涉及财政局、楼宇办、外经贸局等部门,咨询电话也不同,整个过程办下来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刘惠说。
“今年完全不一样了。”刘惠感慨道,今年,她把材料交给红谷滩区政数局后,便当起了“甩手掌柜”,所有的流程,她不用再操心。“全程办下来,只用了10个工作日。相比去年,我省了好多的事,真心给红谷滩区的服务点个赞。”
刘惠的感受,得益于红谷滩区服务的转变,变过去的“群众企业跑着办审批”为现在的“政府全程帮办代办”。由此,实现了服务企业“一对一”、业务办理“零差错”、企业人员“零跑腿”。
“免申即享” 实现“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今年以来,红谷滩区实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诺兑现”三种惠企政策兑现方式,以兑现条件定量化、指标化、标准化为目标,精简申报环节、材料,缩短办理时限,及时把优惠政策送达企业。
在美翻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卢冬强介绍,去年其公司在市一级网上申报了企业科研经费补贴,没想到,由区财政发放的补贴3个工作日就到了账。
“资金得以快速到账,归功于‘免申即享’政策的推行。”红谷滩区政数局副局长严露介绍,“‘免申即享’政策实施后,辖区企业在省、市一级获得补贴、奖励资格后,将不用再向区政财递交资金兑现申请函,区政数局会通过区惠企政策兑现资金池先把资金垫付给他们,免去了中间再由企业递交材料的过程。”
“免申即享”等系列政策的推行,让红谷滩区由“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不断转变。截至目前,该区共受理各类惠企事项413件,兑现奖励金额7155.3万元,其中“免申即享”事项兑现175件,兑现金额4106万元。(刘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