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萍 洪怀峰
眼下正值沃柑丰收季,4月16日,记者走进萍乡市湘东区广寒寨乡官溪村沃柑基地,放眼望去,一个个金灿灿、黄澄澄的沃柑掩映在枝叶间。然而,受疫情影响,今年沃柑销售形势不容乐观。为帮助官溪村沃柑基地纾困解难,萍乡市相关部门联动,线上线下为沃柑找买家。
忧心:370亩“致富果”滞销
官溪村地处赣西边陲最南端,曾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2017年,村里引进江西沃多丰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萍乡市和诚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沃柑370亩,吸纳了11户脱贫户入股分红,167户村民通过流转土地获得收益,安置了30人就业。
“去年沃柑开始挂果,如果不是疫情,沃柑不愁卖,因为不仅有游客前来采摘,还可以销往湖南等地。”沃柑基地负责人巫绍育告诉记者,今年沃柑大丰收,总产量约12.5万公斤。受疫情影响,沃柑基地游客稀少,加上物流受阻,沃柑出现了滞销。看着这么多优质沃柑挂在枝头卖不出去,巫绍育和官溪村的村民忧心忡忡。
行动:多方联动找销路
沃柑滞销,牵动着当地党委政府的心。“这个沃柑基地不仅是当地的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也寄托着乡亲们致富增收的希望。”广寒寨乡党委书记彭丽娟告诉记者,官溪村“两委”、湘东区委区政府以及萍乡市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一方面鼓励基地负责人多跑市场,倡导当地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食堂采购沃柑,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帮合作社“吆喝”找销路。
“我们单位通过当地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一次性采购了2万公斤沃柑。”萍乡赣西肿瘤医院院长李水告诉记者,作为医疗卫生战线上的一员,他深知这项工作的辛苦,他通过萍乡市红十字会,将购买的沃柑捐赠给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其中1万公斤送给上海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另外1万公斤送给本地各县区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这样既能解决果农的燃眉之急,又能为一线的医护人员送上一份甘甜,一举两得。”
进展:已卖出9万公斤
巫绍育告诉记者,官溪村合作社的沃柑属于晚熟杂交的柑橘品种,是由“丹西”红橘和“坦普尔”橘橙进行杂交而来的新品种。沃柑从一二月份开始上市,最长到5月份均可采摘。沃柑果实饱满外观喜庆,果肉嫩滑、皮薄、橙色的果肉,汁多,口感甜柔、低酸爽口,营养成分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巫绍育告诉记者,在萍乡市、区、乡多方联动帮扶下,目前已经成功卖出9万公斤沃柑,但仍有3.5万公斤沃柑滞销。如您想爱心助农,可直接联系:巫绍育:18979968658;官溪村党支部副书记欧阳丙炎:13707991935;广寒寨乡人大副主席廖玲凤:18979970951。
记者手记
要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洪怀峰
官溪村沃柑滞销现象是疫情之下农产品销路受阻的一个缩影,这说明提高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任重道远。
农产品销售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城镇居民的“菜篮子”,解决农产品因疫情带来的销售难问题,不仅事关农民致富增收,也事关城镇居民的民生保障。
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季节性强,一旦滞销,可能会烂在菜地、果园里,造成损失,打击农民和投资者的信心。为了解决滞销问题,许多地方采取倡导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食堂采购、党员干部牵线搭桥等方式帮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远远不够。
出现滞销现象,除了农户不能及时收到市场反馈的情况外,还有就是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特别是在农业全产业链、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短板,有的农产品投保险种也缺乏。因此,解决滞销问题,既要立足当前解难题,更要着眼长远补齐短板,进一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