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强
疫情之下,外卖餐饮市场呈井喷态势。为了提升外卖餐饮食品安全质量,今年以来,浙江、江苏等地提倡使用安全封签,但有关部门一项调查显示,在抽样的300份外卖中,使用安全封签的不到10份,10名外卖骑手有7名表示没见过封签,推广效果不佳。
笔者身边许多朋友常常抱怨,同等价格的菜,外卖食品总是缺斤少两,与堂食相比少了很多,问题究竟是出在商家还是骑手?同时,媒体曝光过多起外卖骑手偷吃顾客食品,甚至向外卖食品里吐痰、恶意加入异物等令人反胃的行为,更加剧了消费者的不安。
封签虽小,意义重大。提倡使用安全封签,不但能消除消费者的顾虑,降低外卖食品的暴露风险,还可以通过封签是否破损判断责任,厘清商家和外卖员权责。但是,由于仅仅是提倡,商家担心增加封签会提高经营成本,延误出餐时间,积极性并不高。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12月,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4亿,同比增长29.9%,今年我国外卖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9417.4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督促使用安全封签,不仅是商家和外卖配送平台的社会责任,更是关乎每一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期待监管部门对安全封签实行强制标配,为外卖食品的“最后一公里”加上一把安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