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丹
如今,在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者群体热捧之下,盲盒从最初的潮玩,迅速扩展到美妆、餐饮、图书等诸多行业。可以说,盲盒模式不仅拉动了经济消费,而且也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
但近年来,盲盒经济出现了各种乱象,比如某洋快餐推出的盲盒套餐,消费者为得到套餐里的各款玩具不理性超量购买而造成食物浪费;活体宠物盲盒的出现,则让许多鲜活的小动物无辜送命;甚至还有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卡片盲盒,未成年人缺乏判断力,为得到稀缺隐藏款投入大量金钱,给家长造成经济负担不说,面对盲盒的新奇、刺激,还容易上瘾,引发一些不良社会影响。
由此可见,盲盒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管举措。盲盒利用消费者为“看不见”的好奇心而买单,但盲盒的监管必须让消费者“看得见”。经营活动的创新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还要及时完善和细化监管规则。同时,为避免消费风险,盲盒经营企业要实现经营活动的公开透明,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对此,一些相关措施已经出台: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指出盲盒消费存在销售临期甚至过期商品、销售活体动物等6大问题,建议划定盲盒经营红线,对于低龄儿童、特殊商品、特殊领域禁止盲盒销售等;成都和上海也相继发布了盲盒合规经营的相关条例,引导人们理性消费;还有一些地方开展了专项行动,依法从严查处各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的“三无”盲盒产品。
总之,盲盒不能存在监管“盲区”,只有商家守住底线,才能让这种消费模式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借此推动盲盒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