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万仁辉 本报记者 刘 斐
赣江源头,琴江穿城而过,石城县水韵灵动。在这个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热情好客早已融入当地人的基因。
5月20日12时,屏山镇长江村祠堂内笑声朗朗,村民黄同生在此为孙子举办满月宴。亲朋好友陆续赶来,由衷道一声祝福后,便坐下聊天用餐,现场看不到人们熟悉的“送红包”环节。
请客不收礼,已成为当地人心照不宣的规矩,也成为石城移风易俗改革的独特风景线。少了红包往来带来的经济压力和人情负担,添了共庆喜事应有的热闹气氛和浓浓情意,人们在赞叹的同时,也在追问,石城为何能够“免礼”?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看到了从一户人家的尝试,到一个村的推广,再到一个县的实践,领悟出蕴含其中的历史成因及有效经验。
破冰——
一场退还红包的寿宴,破了“喝喜酒就得送礼金”的旧习,让“请客不收礼”渐成新风尚
在屏山镇长溪村村民赖海春印象中,从记事起,爷爷赖德水的故事便不断被人提起,一直伴随他长大。
故事发生在1997年,当时石城人家遇上婚嫁、做寿、乔迁等大事,要大摆宴席,赴宴者则要依据人情往来情况备好礼金。请客送礼的事,事关礼仪和面子,马虎不得。但是,那一年,赖德水在筹备70岁寿宴时,做了一个“反常”决定:在请柬中特意写了一句话“来了即是心意,喝酒不必送礼”。
赖德水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退休之前,他担任过长溪小学校长、长溪中学老师,是公认的有文化、懂礼节的人。想为赖德水祝寿的人很多,但看到请柬上的特别注明后,不少人心里犯了难。
“我们客家人礼尚往来活动多,喝酒送礼、请客收礼由来已久,借钱送礼都是常有的事。赖老师提出喝酒不送礼,我们是头一回碰到。”今年81岁的赖世钦曾是赖德水的学生。说起当年参加寿宴的场景,赖世钦记忆犹新:“他是我尊敬的老师,拜寿送礼代表我的一点心意,肯定不能空着手去。”
寿宴当日,宾客们还是照常带着红包去拜寿。赖德水收到后,在红包上一一写好名字,并把红包装进布袋。宴席结束后,原封不动退还给了每个人。
“赖德水请客真没收礼!”一时间,这件事成为长溪人挂在嘴边的新闻。自此以后,村里有些人家办事请客,开始效仿赖德水不收礼。
长溪村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沿袭了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加上早先村里人农闲时节走南闯北卖烟叶,长溪人称得上见多识广。赖世钦认为,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是长溪人对“请客不收礼”有样学样的一个主要原因。
“赖德水带头不收礼后的一两年,村里请客退礼变得普遍起来。虽然被请的人赴宴时还是习惯性带着红包在身上,但请客的人会婉拒、退回红包。”赖世钦介绍,再往后四五年,赴宴不送礼、请客不收礼的习惯彻底在长溪村扎根。无论是婚丧嫁娶、贺岁祝寿,还是乔迁新居、孩子升学,被请的人只需空手赴宴,人到就代表心意到。
同样接受客家文化的浸润,同样有着务实避虚的传承,同样有着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意愿,石城县其他地方开始认可和推广长溪村“请客不收礼”的做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手赴宴的景象在整个石城县屡见不鲜。
与“请客不收礼”景象相伴而生的,是节俭办宴席的观念。
“因为不收礼,遇到红白喜事办酒席,排场小多了,请客一般只请亲朋好友。可请可不请的,一般都不请了。这种演变,让石城百姓感受到轻松和舒服。”石城县民政局副局长赖华说。
还是在长溪村,另一位乡贤的示范,让“请客不收礼”的意义得到升华。
2006年,石城县退休老干部、长溪村赖氏宗祠祠委会名誉主任赖才云举办70岁寿宴,他不仅拒绝收礼、节俭办宴,还把儿子拿来办寿宴的10万元捐给赖氏宗祠奖学助学基金会,用于奖励村里的优等生和贫困生。
赖海春正是长溪村首届奖学金获得者之一。2007年,他考上江西理工大学,获得村里1000元奖学金。2016年,赖海春登记结婚,妻子来自石城县大由乡,两家人都默契地选择了请客不收礼。结婚办酒当天,两家人按照每桌660元的标准置办酒席,总花费控制在2万元以内。
请客不收礼的故事,在长溪村两位乡贤及更多村民的人生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成为村里的一段佳话,也成为石城县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时代背景中的一抹亮色。
利导——
一种新鲜精简的尝试,解除“丧事必须大办”的道德绑架,让丧事简办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让石城人津津乐道的变化,不仅有婚事新办的新风渐成,还有丧事简办的化简之道。
丧事简办的典型做法,来自距离长溪村不到2公里的屏山镇亨田村。
在亨田村及附近村庄,过去老人去世,不少子女带着比阔气、比排场的想法,办丧要忙上五六天,又是请“风水先生”拣日子,又是请“洋号”雇“土吹”,折腾来折腾去,既费钱又受苦。
“我们也知道,很多村民其实不想这么折腾,但如果办简单了,又怕别人在背后议论。”亨田村村民事务理事会会长黄小红介绍,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从中挑选了3名有经验的村民组成乡风文明服务队,宣传并提供丧事简办服务。
亨田村是赣州市民政局的定点帮扶村。年轻干部黄伟华来到这里,任村支部书记助理,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推动丧事简办。他摸准了村民的“难言之隐”,利用村乡风文明服务队的力量,消除村民丧事简办面临的舆论压力,在古老的村子里办起了程序精简而仪式感满满的追思会,以此取代繁琐而又折腾人的传统办丧习俗。
2021年5月,亨田村首场追思会举办,仪式由传统丧礼的50多项精简到8项,时间由5天缩至半天,费用从约5万元降至1万余元。“万事开头难,第一场办下来太不容易了。”黄伟华感叹道。
为了说服村民以追思会形式简办丧事,黄伟华和乡风文明服务队成员多次上门沟通。“当事人91岁的母亲过世了,一开始答应简办丧事。但过了两天,架不住亲戚、‘风水先生’等人‘围攻’,又反悔了。”黄伟华心里清楚,算过经济账后,当事人愿意接受丧事简办,但迫于身边人的压力,一直摇摆不定。
黄伟华等村干部继续上门做思想工作,不仅在当事人面前摆事实讲道理,还围绕他的“身边人”消解舆论质疑,减轻对方顾虑。最后,当事人征得家人同意,决定走出第一步,尝试丧事简办。
一年时间过去,丧事简办的做法已被亨田村越来越多的村民接受。今年,亨田村乡风文明服务队已接到两场丧事简办预约,时间均定在农历五月二十(6月18日)。亨田村红白理事会理事、乡风文明服务队成员陈盛开正为人手调配犯愁时,隔壁新坊村村民陈昌华主动找上门,申请加入服务队,学习丧事简办程序。“我们特别欢迎新人加入,希望更多村破除丧葬陋习,推广丧事简办。”陈盛开说。
以亨田村为代表,按照石城县出台的《婚丧礼俗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全县156个村居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我们希望更多村像亨田村这样,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在丧事简办上拿出务实管用的办法,切实减轻人们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石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邱有平说。
成风——
一本记不下去的礼簿,见证红白喜事“瘦身”、人情无须“对比”的转变,让“无礼一身轻”的新风吹得更远
礼簿消失,这是许多石城人对移风易俗最直接的感受。
“以前家家户户都有本礼簿。婚丧嫁娶请客收了多少礼,喝酒送了多少礼,都会一条一条记下来。”高田镇湖坑村村民赖勋森记得,请客送礼之风盛行之时,一年光送礼就要支出上万元。“那些年流行一句话,‘人情不是债,锅顶头上卖’。手头紧张时,哪怕是借钱送礼,也得去给亲戚朋友捧场。”
2010年前后,听闻周边村镇和县城都在推广“请客不收礼”,湖坑村紧跟“新潮流”,礼簿开始退出历史舞台。“2012年大孙子满月,我家请客。来的人不用送礼,我们也不用记录。大家只要开开心心吃饭,十分轻松。”赖勋森说。
同样感觉轻松的,还有石城县的党员干部。以前,对于他们来说,无论请客还是被请,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2014年4月,石城县纪委下发通知,提倡党员干部带头厉行节约操办婚丧喜庆事宜;2015年4月,石城县纪委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实行“两报告一承诺”。每逢节假日,“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的短信更是准时发送到党员干部手机上。
倡导,是为了唤醒思想自觉;监督,则是在帮助规范行为。每逢节假日、办宴高峰期,石城县纪委就会派出专项督查小组,深入宾馆、酒店进行明察暗访,对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党员干部严肃追究责任。
接二连三的“紧箍咒”和“组合拳”,让石城县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在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必须站出来,作示范、当表率。
“想借机行贿的没法钻空子,想以此敛财的也没了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请客不收礼’在一定程度上既保护了干部,也促进了作风建设。”石城县纪委副书记温玮表示。
党风民风的良性互动,已然结下文明硕果。如今,红白喜事不攀比、不浪费,办宴请客不收礼、不送礼,已经成为石城人的共识共为。
“请客不收礼”的做法,正被石城县以外更多地方的人们所认知和接受。
石城县文旅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刘敏清楚地记得:2021年,他去广东东莞参加表弟婚宴时,从石城去的亲戚朋友全都“刷脸”入席,不用送礼,这让来自其他地方的客人惊诧不已。
“90后”石城姑娘邱洁于2017年登记结婚。本着婚事新办原则,邱洁家里没要对方彩礼,婚宴请客也没收礼。“我爱人是外县人,他们那边讲究彩礼。所以我们结婚没收礼,对他们家触动比较大。”
“客家文化的典型特征是谦虚好客。‘请客不收礼’的新风在长溪村兴起之后,迅速吹到全县甚至县外,说明客家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有助于推动新民俗的产生与传播。”刘敏说。
【专家观点】
加强价值引导 尊重民情民风
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教授 李晓方
石城县是客家人南迁途中重要的中转站,被誉为“闽粤通衢”。作为纯客家县,客家文化在石城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客家风情浓郁、底蕴深厚。时至今日,石城仍保留着客家独有的民俗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淳朴善良的石城人也一直传承着热情好客、逢喜办宴的客家传统。
在此背景下,抵制高价彩礼、杜绝攀比、戒除陋习并非易事,石城是怎样做到的?其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请客不收礼”等新风尚为大家所接受。其二,“环山多石,耸峙如城”,石城四周山岭环绕,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语言文化高度统一,加之全县规模不大,使得石城有着较为独立的社会氛围。当一种新风尚出现时,很容易传导开来。其三,政府适时因势利导,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制约,形成党风、政风引导社风、民风的良好局面,促成文明新风成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加强价值引导,尊重民情民风,创新工作措施和方法,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记者手记】
将文明新风引向深入
从请客不收礼,到节俭办宴席,再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阵阵文明新风浸润石城人日常生活的背后,有“自下而上”的民间自觉,也有“从上到下”的示范带动。两种力量形成合力,造就了石城现象,也给我们深刻启迪。
带动一方风气,群众的自发参与、主动探索难能可贵,党员领导干部身体力行、自我约束不可或缺。好家风可以带动好村风、好民风,与此同时,更加优良的党风政风必将进一步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带好了头,还需要强化建章立制,形成一系列约束党员干部的“硬核”制度和规范群众的村规民约,践行者有表彰、违约者有惩罚,以此推动文明新风的形成,并外化为群众的行动自觉。
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党委政府持之以恒抓落实,久久为功见成效。全力做好移风易俗“后半篇文章”,要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村民自治重要作用,持续开展接地气又走心的宣传教育,将文明新风引向深入,进一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