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现将若干政策措施予以公开发布。
为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南昌经济首位度大幅提升、经济体量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大幅提升,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升到25%左右、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提升至第12位,到2030年比重进一步提升到28%左右、排名再前进2位以上,将南昌打造成为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和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中心,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支持南昌打造重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一)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中国(南昌)科学岛、南昌航空科创城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在科技项目与经费、高端平台、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南昌围绕航空、电子信息、中医药、新材料、食品、虚拟现实(VR)等优势领域组建省级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和省实验室,争取布局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装置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运营华为VR/AR软件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南昌研究院等创新研发平台。支持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创建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具备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资格的机动车检测机构,牵头组建汽车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
(二)强化优势领域技术攻坚。鼓励在昌高校、科研院所聚焦南昌优势产业开展原创核心技术攻坚,形成一批填补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空白的重大成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科研平台、科技成果向企业开放,拓展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通道。支持南昌抢抓海外人才回流的重大机遇,围绕核心主导产业引进一批高水平研发、管理人才和团队。
二、支持南昌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三)建设全国数字经济强市。支持南昌市红谷滩区建设“元宇宙”实验区,打造世界级VR中心。支持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申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申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南昌VR科创城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支持在昌高校设立VR产业学院或VR专业。积极争取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沪杭干线扩容至南昌。充分发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作用,加快推动我省VR、物联网等产业能级跃迁,做优做强全省数字经济产业融合赛道。支持南昌参与江西省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推动社保登记、纳税登记、高校师生、婚姻登记等各类省级库的数据资源向南昌共享并回流。
(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支持南昌新引进整车企业落地或开展战略重组,打造全省汽车产业核心区。整合全省航空产业资源,推动航空产业重大项目、平台在南昌集聚发展,做大做强华赣航投等投融资平台。支持由南昌为主、协同相关设区市,以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联合申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依托省现代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设立南昌产业发展子基金,重点支持航空、VR、软件等产业做大做强。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产品创新,将南昌列入省工信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产品,纳入省政府采购电子卖场。支持南昌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平台和项目。
(五)建设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支持南昌积极争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打造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支持国内外金融、商务咨询、研发设计机构来昌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对跨国公司在南昌新设地区总部和总部型机构的,待公司正常运营后,省财政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争取国家金融改革创新政策在南昌试点。支持南昌申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建设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城乡多级物流服务网。支持南昌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支持南昌申办、引进知名国际、国内品牌展会,打造一批国际品牌体育赛事和节会品牌。
三、支持南昌打造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六)畅行外联综合通道。建设南昌“米”字型高铁网,打造南昌高铁枢纽,争取武咸昌、常岳昌、昌厦(福)等高铁项目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支持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进一步完善口岸功能,加密南昌与国内大中型城市客货运航线航班。引导周边中欧班列货源向南昌集结,助力赣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大力开展铁水联运,强化南昌港与九江港合作,稳定开行南昌至深圳、厦门、宁波等地铁海联运班列。
(七)完善内畅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南昌港口、物流园区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南昌铁路口岸专用线,开展南昌港龙头岗港区、市汊港区、姚湾港区等主要港口铁路专用线项目前期研究,推动开工建设。支持南昌轨道新一轮线网规划、第三期建设规划及相关线路报批工作。加快南昌北二环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支持机场大道(机场专用线)、320国道等项目立项审批、建设实施。推进南昌主城区周边国省道干线升级改造。南昌外环线建成后适时启动研究推进南昌城区范围内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外移工作。
(八)夯实都市圈融合发展基础支撑。加快市域(郊)铁路建设规划编制,适时推进南昌至赣江新区、抚州、安义、高安、丰城、樟树等市域(郊)铁路建设。持续推进南昌都市圈城际公交开通运营,省财政统筹资金给予30%运营补贴,剩余部分由相关受益地方政府协商分担。构建南昌都市圈一体化发展高速公路体系和快速路网,加快推进英雄大道、高新大道、昌西大道等骨干路网快速化改造,推进福银高速江西段二通道黄梅(赣鄂界)至南昌、南昌至南丰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谋划南昌至修水、景鄱昌等高速公路建设。
四、支持南昌建设全国高质量发展城市
(九)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支持南昌在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中作表率,以南昌为重点申建中国(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南昌申报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支持申报国家碳达峰试点、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支持南昌开展综合货运枢纽示范申报工作。健全城市商业配套设施,打造“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步行消费圈、“邻里式”商务圈,支持创建省级示范商业街区。各驻昌单位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有关要求,推进本单位院内的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及错接、漏接整治工作。
(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南昌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加大事业编制省级统筹力度,向南昌民生领域倾斜。持续保证南昌按师生比配足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推进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建设,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支持设立南昌技师学院,在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共建共享基地、技工院校产业学院及特色专业(群)等就业创业项目建设方面给予资金倾斜支持。支持南昌三甲医院增量提质,推动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差异化发展,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支持南昌创建国家级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允许南昌所属县(区)推行公立医院人员总量管理改革。支持将南昌列为“全省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示范城市”“全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地区”试点单位。支持南昌申报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推进承担指导功能的示范性、综合性托育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社区“15分钟健身圈”服务能力,构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十一)优化市域发展空间。保障南昌发展空间需求,支持南昌规划建设城市组团、做大城市规模,在本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分配中倾斜支持南昌。根据国家政策,在优化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上予以支持,通过调剂方式保障落实南昌耕地占补平衡缺口指标。支持南昌在省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中增设“限地价”和“用地预申请”功能,指导南昌因城施策、因时施策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建立解决驻昌单位长期闲置房屋、土地的处理沟通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五、支持南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十二)建设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城市。持续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科学编制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率先在南昌中心城区实现智慧政务自助终端全覆盖,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立健全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联动机制,支持南昌在“拿地即开工”、简易低风险项目超简审批、区域审批、并联审批、联合图审、中介成果管理、联合验收等方面探索创新、先行先试。
(十三)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支持南昌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营商环境,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行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率先发布“零跑腿”事项清单,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建立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相适应的审批机制。落实“非禁即入”制度,探索试点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鼓励南昌依法实施“首违不罚”柔性执法,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十四)持续推进扩权赋能。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除按照有关规定只能由省级实施的权限外,涉及南昌的省级其他经济管理权限原则上均下放实施。在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及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力度。支持南昌开辟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类金融机构设立审批的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
(十五)增强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在分配新增政府专项债务限额上向南昌倾斜。每年安排200名左右选调生到南昌工作,支持南昌引进符合相关条件的党政、科技等储备人才,鼓励省属国有企业提供优质岗位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昌留昌就业。对纳入省重点项目清单的项目,在省级预留林地定额中统筹解决林地指标,省级预留林地定额不足的,向国家争取追加林地定额。在国家对江西省用水总量指标调增时,优先支持南昌合理调增用水总量指标。
省会强则全省强,省会兴则全省兴。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必须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持续优化完善“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格局,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推动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南昌都市圈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强省会战略实施,协调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推进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省直有关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细化实化具体支持方案和举措,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抓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南昌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对标对表居全国前列的省会城市,强化与省直有关单位以及南昌都市圈各市县的沟通对接,增强省会城市影响力、发展带动力、区域竞争力,努力在“作示范、勇争先”上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