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海华 文/图
“落户南城,看中的就是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江西鼎华芯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旭东对南城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去年,该公司与南城成功牵手,填补了南城在IC载板、陶瓷基板生产领域的空白。为让企业轻装上阵,该县采取“政府代建、企业回购”的模式,根据企业的特点和要求,提供厂房“私人定制”服务,帮助企业减轻非生产性投入,缩短投产周期。
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南城县大力推行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贴心服务,紧盯“事项最全、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目标,全力通堵点、连断点、破难点,为企业提供从落户、开办、基建、投产、销售,到政策兑现的“一条龙”服务。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南城极大激发了产业发展的新活力,促成了一大批投资合作项目的落地。1至4月,全县共新签约工业项目18个,总投资144.4亿元,其中“5020”项目2个。
全能窗口设置
在南城县政务服务中心,记者刚一进门,便看到大厅最显眼的地方悬挂着“营商环境专窗”的牌子。这是该县为切实解决企业在开办、审批、经营中遇到的困难而专门设置的一个全能窗口。“过去是拼土地拼政策,如今是拼服务,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大的竞争力。”南城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余国军告诉记者,“营商环境专窗”设立后,该县还建立了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对于企业符合相关政策的申请或要求,主动协调对接,并建立回访台账,实行100%回访。截至目前,全县共回访企业6440家,回访率100%,综合满意度达99.9%,对企业反馈的办证时间、办理流程、咨询辅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在“营商环境专窗”隔壁,南城县政务服务中心还设置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企业和群众在政务服务中心遇到办不成事情况时,可第一时间到该窗口反映,窗口人员对情况予以登记,填报《解决群众“办不成事”问题工作单》,并提交给工作专班。据余国军介绍,一般问题在5个工作日内解决;对情况较复杂、解决难度较大的,最多在10个工作日内解决。据统计,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立以来,共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了“想办却办不成的事”264件。
全链放权审批
电子信息产业和教育装备产业分别是南城县的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在南城产业格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进一步服务好这两大产业的发展,今年以来,南城县先后在教育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推行“全产业链放权审批”改革,设置了教育装备、电子信息产业“全产业链审批服务专窗”,梳理了涉及教育装备产业36个部门101个事项、电子信息产业34个部门163个事项,编制公布《事项清单》,汇总印制了《服务指南》,为产业上下游及配套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审批服务,让企业办事“一册在手、办事无忧”。同时,该县还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全链审批服务定制方案》,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全产业链审批办事、产品营销、信息互动等“一对一”跟踪服务,并精准推送各类办事指南、惠企政策。
全程帮代办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南城工业园区新招引的企业江西瑞特斯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不方便去南城,为加快企业项目落地,园区“帮代办员”通过网络方式与企业负责人保持联系,在不见面的情况下积极为企业办理场地证明、公租房申请等入园手续,大大加快了企业投产进程。
今年以来,南城县进一步健全帮代办服务机制,为落户企业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余国军告诉记者,南城县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帮代办服务专区”,组建了一支帮代办队伍,明确了帮代办人员,梳理并公布了帮代办服务事项清单,为重点项目建设、惠企政策兑现、特殊群体服务提供保姆式帮代办服务,构建主动型为民服务模式。
如今,帮代办服务已经延伸到全县各重点产业。针对教育装备产业,南城县择优选取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24名工作人员为“帮代办员”,并建立“帮代办”微信群,进行“一对一”优质高效精准的跟踪服务,实现了企业一般问题尽快办、复杂问题“会诊”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大大增强了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