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美煜
编者按
日前,省科技厅通过广泛征集、深入挖掘、精心遴选、认真核实,推选出2021年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为充分展示我省科技创新取得的重要成就,营造共促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本报今日起推出“科技成果转化在江西”栏目,对部分典型案例予以展示,敬请关注。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近年来,我国的中药生产工艺虽有一定的进步,但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仍有不少难关需要攻克。
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制粒、压片、包衣技术环节多,影响因素多,物料、工艺、技术和装备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单一改进工艺、技术或装备,都不能实现中药固体制剂制造优质高效,必须系统解决。
“在中药固体制剂制造中,片剂制造技术是一项基础性、通用性的技术。但是,中药片剂制造从普通压片到高速压片,再到包衣成形,国内没有基础,国外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洋设备’又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唯有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装备,才能找到出路。”江西中医药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刘红宁教授介绍,在中药固体制剂制造过程中,中药片剂高速压片难,大规格中药片剂高速优质压片更难,大容量大规格中药片剂优质高效包衣特别难,中药制造每一环节都实现优质高效更是难上加难。
中药制造现代化“固体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创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格中药片剂高速压片技术、大容量大规格中药片剂包衣技术及新型中药制药装备,引领中药片剂制造从普通压片到高速压片,再到包衣成形质的飞跃,实现了高效节能降耗中药制药装备国产化。
对于成果转化的“秘诀”,刘红宁教授坦言,要把项目做到企业里,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科研绝不是坐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我们这个项目就是紧盯市场需求,以至于成果一出就立马转化,可以说是无缝对接。”目前,项目研制开发的制药装备已推广应用到国内20多个省市265家企业,并出口到美国、德国、英国等12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