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减损是增产 降耗即增收

——全省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掠影

  黄 靖 本报记者 李耀文

  稻香四溢,又是一年早稻抢收时。7月16日,在上饶市余干县康垦总场甘泉洲分厂的水稻大田里,机声隆隆,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的22名参赛选手,熟练驾驶联合收割机抢收水稻,拉开了江西省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的序幕。

  在比赛现场,参赛选手通过选择适用机型、检查作业田块、正确开出割道、选择行走路线、选择作业速度,分段收割、规范作业操作等技术手段,完成规定面积的机收作业——水稻留茬高度均低于15厘米,标准损失率低于3.5%,“巴掌法”一个取样区域内落地籽粒不超过21粒。所有选手均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规定的机收作业。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11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和优胜奖,5个设区市获得“江西省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优胜单位”称号。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从大田高产到颗粒归仓,夏粮丰收的链条中,机收减损是重要一环。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赖金生向记者介绍,全省水稻收获的时候,如果减损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全省将增收粮食4亿斤,所以机收减损工作非常重要。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水稻机收工作,从摸清致损原因、保障农机具投入和加强机手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工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布了《江西省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今年“双抢”期间,全省投入主要农机具64.5万台(套),确保早稻及时机收、晚稻及时机种;成立机收减损监测调查工作队,建立水稻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制度。

  “我们开展粮食减损活动,就是要在全省广大农机手中营造一种提高作业质量、减少粮食损失的良好氛围,让广大种粮大户重视粮食减损这个环节,同时呼吁全社会关注粮食机收减损,确保粮食颗粒归仓。”赖金生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来自第五届中国小龙虾产业大会的观察与思考
~~~旱地一年一茬变两年五熟高效轮作,填补我省市场七八月份无新鲜红薯的空白
~~~
~~~——全省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掠影
新 干~~~
~~~——安义县长均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侧记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美丽乡镇 魅力无限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乡村振兴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三农
   第12版:文体
小龙虾如何做成大产业
江西红薯种植模式取得新突破
颗粒归仓
减损是增产 降耗即增收
创优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以项目兴产业 以产业促发展
省养蜂所赴宜丰开展成熟蜜生产试验
守护一江清水 打造幸福河湖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