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业绩难量化,平时不算账,年终凭印象……怎样通过单位绩效考核和个人平时考核,有效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今年以来,宜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三拼三促”抓落实活动年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亮灯制度,把干部日常工作的信息数据悉数“搬”进绩效考核系统,有效破解绩效量化难题,让平时考核真正凭“实”考核,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系统形成了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绩效考核系统犹如一张思维导图,通过点、线、面把所有部门、科室、个人串联在一起。每个人都是这张图上的一个点,它可以督促和指导个人在繁杂的工作中找准目标,有条不紊向前推进。”6月27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政治处罗青向笔者说,自从局里设置了绩效考核系统,各项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一目了然,只要在绩效考核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按照考核“红绿灯”设置的时间节点走就对了。
据了解,今年初,该局根据工作部署制定了全年工作计划并上传至绩效系统,根据时间节点将各项任务分配至每月甚至是每一天。各科室工作人员登录绩效考核系统,就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完成的时间节点。如果到达时间节点任务还没有完成的,系统则会亮黄灯提醒,至第15天内完成的自动转为绿灯,不扣分;至第16天后还未完成的亮红灯,如至第30天内完成的,红灯将转为蓝灯,积分扣减50%;至第31天仍未完成的,一直亮红灯,该项考核为0分。
“比如宣传教育科承担了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创建、对外宣传三大块工作,该科室三个人各自认领了一块工作任务,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目标任务。我作为分管领导只要登录系统,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他们三个人的工作完成情况。”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万全红介绍说,绩效考核系统分类科学设置了目标责任清单和考核评价指标,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定期组织考核,利用绩效考核系统自动生成考核结果,用科技手段取代人为评判,构建明责、考责、问责相贯通的闭环机制,使干的方向更加明确、考的过程更加透明,达到以考促干、以考提质的效果。
“如果我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不动或者离开了我负责的枣树翰林片区,后台都会有记录,领导也都看得到。”每天一上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宜阳分局枣树翰林片区中队副中队长廖金波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智信系统APP,开启定位,然后开始处理系统派发给他的城市管理案件。此时,智信系统后台也开启了他的行动轨迹记录,作为工作纪实参与日常考核。廖金波说,智信系统就好像一双无形的眼睛,监督着大家履职尽责,不敢懈怠。除了路面执法人员,该局机关工作人员每天上下班也须通过智信APP打卡,记录每一个工作日上下班的时间。
为加强内部管理,严格各项工作纪律,该局运用科技手段,用数字城管平台即智信系统APP记录路面执法人员的工作数据以及机关工作人员上下班打卡时间,客观衡量工作人员的平时表现,量化抓好工作人员的平时考核,激励干部职工担当作为。
依托数字化的绩效考核系统,今年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干部职工精气神焕然一新,争先创优的劲头高涨,各项工作推进迅速。其中,“三拼三促”抓落实活动年工作中施工图首创的“红黑榜”模式3月份在宜春市进行推广,模范机关创建工作6月份接受省直机关工委调研,创建成效得到充分肯定。(刘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