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 燕 焦俊杰
火红的八月,赣南活力四射,涌动着催人奋进的激情。
8月7日晚,赣州市第14个“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在章贡区拉开帷幕,广大健身爱好者走上舞台,为观众带去了广场舞、健身气功、太极拳等11个健身展示项目,又一次掀起了全民运动的浪潮。据了解,赣州各县(市、区)将同步开展百余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预计参与人次超600万。
体育,让赣州更有活力。近年来,赣州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行动,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持续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全市体育影响力排行稳居全省前列。今年,赣州在全省率先启动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全民健身事业开创了新局面。
如今,放眼赣南大地,健身设施显著改善,体育社会组织活力迸发,群众赛事活动如火如荼,“我运动,我快乐”的活力场景随处可见。筋骨强壮的赣州,愈加意气风发、生机勃勃。
设施场地日益完善
健身去哪儿?这是群众健身首先想到的问题,也是赣州做好群众体育工作的突破口。
傍晚时分,走进位于章贡区的赣南大道新世纪立交桥下篮球场,火热的运动氛围扑面而来,年轻人在场上挥洒汗水、释放激情,热闹非凡。“这里原来是闲置的‘边角地’,建设篮球场后,不仅改善了环境,还成为市民健身的好去处。”章贡区教体局工作人员谢旻说。
近年来,赣州以便民惠民为主线,强化规划引领,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打通公共体育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大中型体育场馆120个,建有篮球场5783块、社会足球场211个、羽毛球场(馆)3101块、社区(行政村)体育设施3590个,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34平方米,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面建成。
既要扩大增量,也要盘活存量。赣州大力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健身场地供给。截至目前,全市82个公共体育场馆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798个学校体育场馆实现对外开放,开放率超80%。
“赣州积极出台中心城区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计划3年投资超40亿元。力争到2025年,中心城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今年编制规划中心城区建设64个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开工建设率达100%。”赣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诒芸介绍。
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门球比赛、太极拳演练……老年人体育科普协会三天两头就组织健身锻炼,别提多热闹了。”兴国县长冈乡塘石村村民谢祥英笑着说,自成立协会后,村里随处可见老年人锻炼的身影。
这是赣州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的生动案例。近年来,赣州深入实施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提升工程,提升体育社会组织运行效率。目前,全市各级体育社会组织达478个,涵盖了足球、广场舞、健身气功、马术等各项传统及现代体育项目,全市体育社会组织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同时,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多元化、年轻化、专业化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有健身场地、有社会组织、有专人指导……如今的赣南,群众性赛事百花齐放,全民健身氛围愈加浓厚,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节庆有亮点”的全民健身新格局。数据显示,赣州有影响、有规模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逐年增多,年均举办(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活动500余场,服务健身人群超千万人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9%,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合格率达93%,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今年5月,崇义县获评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
竞技体育提速发展
盘带过人、传球配合、射门扑救……8月7日晚,定南国家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绿茵场上,定南县女子U11梯队的足球小将个个生龙活虎、刻苦训练。U11梯队队员曾婧涵深有感触地说:“足球,让我更加积极、阳光。”
在赣南,足球正成为一张熠熠闪光的体育名片。今年6月,赣州出台《赣州创建全国足球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争做江西乃至全国足球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目前,赣州加快建设“一中心、八基地”(以定南国家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为龙头,布局于都、瑞金、信丰、兴国、章贡、安远、寻乌、崇义等8个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构建起“政府引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校园足球发展格局。
8月8日,位于全南县的中国(全南)攀岩小镇内,选手们身手矫健、奋力攀爬。2022第六届全国少年攀岩锦标赛暨2022全国青少年U系列攀岩联赛全南站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青少年攀岩选手及众多攀岩爱好者齐聚全南,挑战体能极限,共享运动乐趣。
攀岩运动蔚然成风,是赣州大力推动体教融合和“一县一品”的生动缩影。赣州积极推动竞技体育进校园,持续推进“一校多品”建设,做强做优攀岩、足球、游泳、射击、冰雪等项目,全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实力持续提升。目前,该市成功打造了于都、定南等体教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4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7个、省级单项训练基地6个。
体育产业多点发力
日前,走进位于赣县区的大湖江特色帆船小镇,不少游客正在观看水上娱乐表演,“凌空漫步”“空中回旋”等一个个特技表演场面,让人尖叫连连。
“我们将休闲健身与旅游产业结合,打造了以帆船运动为主,集户外拓展、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体育+’旅游小镇,吸引很多爱健身的游客,每年接待游客近45万人次。”赣县区旅投集团董事长邱日玉说。
近年来,赣州依托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良好发展态势,着力走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通过打造国家、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线路和赛事,推出一批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和精品赛事,运动休闲、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业态稳步发展,体育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犹县阳明国际垂钓基地每年举办垂钓赛事40余场,吸引到场观赛游客近3万人次;瑞金市红区运动休闲旅游线路备受游客欢迎,获评全国十佳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大余县立足生态优势,打造集旅游观光、户外运动为一体的丫山运动休闲小镇,去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近2亿元……
令人欣喜的是,全民健身热潮翻涌的赣南,“体育+”新业态也正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