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洪怀峰
9月27日15时20分许,一辆送水车缓缓驶入萍乡市上栗县东源乡逢源村。“大家快来接水呀,政府给我们送水来了!”逢源村村民赖佑胜看到驶进村子的送水车,激动得大声地招呼左邻右舍来挑水。
受持续高温和干旱少雨天气影响,上栗县部分地区出现了群众生活用水短缺现象。当地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通过用车拉水进村的方式,将一车车“及时水”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不再为用水发愁。
逢源村村干部周文斌向记者介绍,东源乡属于丘陵地貌,水资源分布不均。逢源村海拔相对较高,长期遭遇“水困”,为解决村民用水问题,2017年以来,乡政府先后组织人员在逢源村打了五次深井,试图通过挖井取水来解用水难题,结果均以失败告终。不能让群众没水喝,2019年,乡政府特地请了一支专业的挖井工程队进村。这支专业挖井工程队在村里挖了一口近140米的深井,依然没有发现水源,显然这里地下水资源非常匮乏。今年遇到罕见的干旱,加剧了村里用水困难。
“年轻的后生都外出务工了,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最近的水源在赤山镇,取水来回要走30多里路,让他们去挑水喝,既不现实也不安全。”周文斌告诉记者,这一情况被乡村两级干部了解后,立即采取了应对措施,从县城一家环卫公司协调到一辆送水车,从最近的赤山镇取水,为逢源村50户共103人送生活用水,一次可以送4吨水,每3天送一次。在送水过程中,乡村干部重点关注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
“依靠送水进村不是长久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乡亲们的用水难题。”东源乡农业农村办副主任魏模其告诉记者,饮水问题是乡亲的身边事,也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为了彻底解决逢源村安全饮水问题,今年以来,东源乡已启动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目前,我们正在辖区水源充足的民主村和上埠村,新建两个规模比较大的水厂,对于地势较高的逢源村等区域,计划通过11个加压站进行加压送水,从而达到全乡供水全覆盖,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预计明年12月底完工投产。”魏模其告诉记者,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完成后,可彻底解决逢源村以及东源乡所有群众安全饮水问题。